涡阳县胡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志强:扎根基层献真情 当好群众贴心人
来源: 2021-03-19 16:15:07 责编: 武长鹏 陈卫华

安徽日报客户端横图

涡阳县涡南镇胡碱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多年来产业基础薄弱,种植模式传统,经济附加值低,贫困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胡碱村以抓党建促扶贫,着力办好扶贫项目、壮大集体产业、发展特色种养殖,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5月,王志强从亳州市市场监督局选派到胡碱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为了尽快融入胡碱村村,王志强白天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家中,努力找准贫困的根子、摸准致贫的脉搏,为他们尽快脱贫开药方。

“脱贫攻坚不是一句口号,更多是在田间地头撸起袖子与群众肩并肩地干。驻村扶贫就是要心系群众扶真贫,埋头苦干促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到来,让胡碱村的扶贫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驻村工作队首先摸清底子,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老百姓真实的想法和村里的现状,以便为每一个贫困群众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在摸清胡碱村的实情后,驻村工作队制定了驻村扶贫计划,他们要让村里的贫困户都能稳定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千方百计谋发展,埋头苦干谋脱贫,驻村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想办法让他们增收致富,这才是驻村帮扶的最终目的。王志强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组建支柱企业,为胡碱村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为此,他多次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其他乡镇考察学习增收项目和农业种植技术,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一村一品”和养殖业。

目前,胡碱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已组建立温氏养殖基地,每年可出栏3200头生猪,为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6万元;发展“一村一品”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畜牧养殖扶贫项目,投资53万元用于涡阳县和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黄牛养殖,该合作社年存栏黄牛350余头,已成为大型养牛合作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3.8万多元。此外,还建立了扶贫驿站、支持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逐年上升,贫困户的人均收入明显提高。(茹金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