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义门镇辛敏:吃水不忘挖井人 脱贫致富感党恩
来源: 2021-03-19 16:08:31 责编: 武长鹏 陈亮

安徽日报客户端横图

每天凌晨五点钟左右,家住涡阳县义门镇菜园村的辛敏就要早早地起床到菜市场卖菜,有时候要三点多起床去批菜或者到自己家的菜地里摘菜。她每天花费在种菜、批发菜、摘菜、卖菜上的时间都要十多个小时。除了卖菜,她还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丈夫,侍奉老人,养育孩子。

“我家就三亩多地,都用来种菜了,苔干、花菜、芹菜、蒜苗、菠菜什么都种,菜的品种越多来我这买菜的人越多,有时候也到县城批发菜。为了全家的生活,我必须多挣点钱。每天中午12点左右我会回家给丈夫处理大小便,洗脸,换衣服、端水、喂饭,基本上每天从早忙到晚。如果太忙的话,只能晚上才回家,丈夫一天也就吃一顿饭。俩小孩在家的时候还能给他做点饭吃,孩子都去上学了,我不在的时候,丈夫只能饿着肚子。”辛敏今年47岁,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1999年,她与丈夫汤恒云结婚,婚后有两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很幸福。2003年,一场大病改变了一切,汤恒云因股骨头坏死导致双腿肌肉萎缩。为了给丈夫治病,辛敏四处求医问药,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亲戚朋友不少外债,汤恒云还是卧床不起。当时,他们的两个孩子还小,家中所有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到了辛敏身上。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选择用她柔弱的双肩、坚强的意志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多年来,她每天起早贪黑种菜、批发菜、卖菜。十多年来,为了多挣钱,她每天都会卖12个小时的菜,每天过着与菜打交道的生活。

2014年,国家实行了精准扶贫政策,当年辛敏一家就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帮我们一家申请了残疾人补贴,还享受了‘351’‘180’等医疗政策。还先后给我们申请了低保、大病救助以及教育扶贫资金。”辛敏说,这给重压之下的家庭带来不小的宽慰。“村里的尽力帮扶,政策的强力支持,让我们一家的生活有了盼头。”

“扶贫工作开始后,辛敏的两个孩子都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的上学资助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补助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读书。”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晓进介绍说,辛敏的两个孩子很争气,2019年大儿子考上亳州学院,2020年小儿子高考考了600分,超过安徽省一本录取分数线85分,被江苏大学录取。兄弟俩读大学都享受助学贷款,此外每年每人还有4000元的助学金。

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辛敏一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的两个孩子可能早就辍学在家了,更不用说上大学了。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扶。”辛敏说,“自己也要好好干,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脱贫了,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有党的好政策,加上自身的努力,致富奔小康不是梦,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茹金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