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政府免费给我提供受培训的机会,还给我介绍工作,让我对生活有了盼头。”谈起现在的新生活,已经脱贫的吴继发感慨万千。
吴继发是蓉城镇百花村人,因受父辈基因影响,从出生开始,这个世界在他眼里就是黑暗的、没有色彩的,他因先天性视力残疾,无法识字,他的母亲也如他一般,不曾知道光明是一种什么感受。2014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家被识别纳入贫困人口,根据吴继发的家庭状况,村里帮助该户先后享受了免费学习盲人推拿技能、参加养殖培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补助等多项帮扶措施,全家在2017年顺利脱贫了。
脱贫后的吴继发在盲人推拿这条路上是越干越起劲,他经常和顾客说道:“您放心,我的手艺实在,我的生活本来是残缺的,但政府的好政策帮我完善了这个缺口,现在有了吃饭的手艺,我也得用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来回馈这个社会。”现在他每月收入差不多在3000元,加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养殖收入和残疾补助,小日子过得是其乐融融。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上让其安身立命,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五星村村两委积极摸排贫困人口就业情况,发现罗爱珍因患有长期慢性病和身体残疾,今年未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就业。村委会积极帮助寻找就业机会,联系适合的就业岗位,成功帮助罗爱珍在园林绿化公司就业,通过工作罗爱珍每月可获得收入2000元,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快乐。
随着贫困残疾人的顺利脱贫,蓉城镇分类施策,巩固脱贫成果。针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等群体及时落实救助政策,针对有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持续做好日常服务,通过情况摸查、政策宣传、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举措,积极支持贫困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居家灵活就业,消除返贫风险。(余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