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县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稳步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创优“大小四最”营商环境。
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按照“一门、一网、一次”改革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打破行业数据壁垒,县乡村同步推进。目前上线安徽政务服务网县级事项总数1836项,镇级154项服务事项,?村级71项,全部网上在线办理,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皖事通”个人注册数45.5万,全市最高。抓牢抓实“五减三改两提升”工作,坚持以窗口办件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倒逼材料和时间压缩。进一网、进一门、最多跑一次等政务服务考核指标位居全市首位。梳理出100个高频事项,联合县司法局、编办逐个事项进行分析,确保高频事项群众办理顺畅度。不断深化企业开办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六个一”体系建设,将企业开办各环节按照“一件事”标准整合,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创新推出“创业大礼盒”,免费为新办企业提供刻制公章(一套660元)、首申税控盘(160元)和首年服务费(280元)等免费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企业大厅市管窗口荣获省政府“2019年度市场监管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殊荣。优化提升工程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效能,创新设置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专区,梳理事项清单,将工程建设全流程事项由115项压缩到75项,在全市864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至653工作日;搭建完成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与房管、税务部门的数据对接,设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综合窗口、不动产交易登记综合服务窗口,通过加强窗口能力建设优化服务效能。
全面优化营商发展软环境。统筹部署有力推进营商办工作开展。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县营商办,抽调一名能力强、有担当副科级干部挂职任县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负责县营商办具体工作。聘请了116位社会监督员,组建为企服务小分队,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活动,建立“一企一档”。通过开设金融超市、开通“我要爱企”为企服务专线、上线“营泗州”等创新举措,有力推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畅通监督渠道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按照市工作部署,多次召开培训调度推进会议,切实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监管事项目录清单认领、实施清单梳理编制和监管行为数据录入工作,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编制事项893项,编制率100%。监管行为数据录入25950个,事项覆盖率56.54%,全市排名前列。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畅通以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为主的评价渠道,设置评价器、评价功能模块等,实现群众办理事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对政务服务满意度进行精准评价,真正让企业、群众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阅卷人。 全力打造“7*24”小时自助服务区,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全面实施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多功能“7*24”小时全年无休自助政务服务区,弥补了办事大厅工作时间以外的服务盲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随时可办。
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以打造智慧城市为重点,围绕“2+8+N”体系,构建“点线面”结合、“政经社”一体的政务数据中心系统,目前地理数据信息库和人口信息库完成基础数据库搭建。现数据中心常驻单位11家,临时入驻单位7家,归集入库电子证照65类,电子证照数据43万条,归集政务、社会数据7400余万条,归集量全市第一。建成政务云平台,通过全县政府各部门数据基础设施的共建共用、信息系统的整体部署、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初步显现了云服务的安全可靠、高稳运维、部署快捷、节约资金等优势。2020年9月29日,该项工作作为优秀典型在安徽省中国电信政务云交流会介绍经验。(通讯员 贺微微 杨秋秋)(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