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四零社区红叶杨上市的时节,每天上千棵树苗源源不断地送到周边乡镇。这仅仅是四零居委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零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打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手棋”。
练好“内功” 强健自身肌体
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四零社区党委始终把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整合脱贫攻坚力量作为头等要务来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组织全村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带头引领发展,着力念好“产业发展经”
探索推行“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和实施“金种子”党员带富计划,利用区域优势和高炉酒厂的带动,依托加工制造和农业,高效整合各类现有和潜在的资源,大力培育适合红叶杨、小米辣、蜜薯等特色农业发展,鼓励党员群众参与到农村产业、服务业等行列中来,将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抱团发展。
四零居委会耕地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2017年全村土地流转3000余亩,其中2000余亩一二等土地转包给种粮大户,还有800余亩沿涡河冲田区三等土地由于种植庄稼长势不好,无人愿意承包,土地又无法退给老百姓。面对村里现有耕地面积偏少、种植模式单一、贫困户造血功能不强、村民发展观念和文化知识落后的现状。党委书记杨光带领两委班子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抓机遇,创新思路,经过深入思考,确立了主打农业产业种植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带领发展种植红叶杨育苗基地500余亩,村集体持股百分之五十,现在已经接到约200万元的订单,预计年村集体收益达50万元以上。
发展反哺民生,展现惠民利民“好业绩”
民生决定民心。四零社区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拿出“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民生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争取多方支持的基础上,利用村集体收入,积极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修建道路30公里,一事一议水路800米;修建下水道1400米,沟渠水系绿化6条,完成率 98%;建设村综合办公楼5间,完善了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新建中心幼儿园1所、村卫生室1所;建设广场文化长廊、休闲花园广场、文化大舞台,建成了水冲式厕所、垃圾填埋处理场等公共设施;落实了农资店、便利超市,建设了公共服务中心,布局了乡村金融服务网点;拆除危房200余间,旱厕300余间,整治沟塘清理陈年垃圾400余吨,移栽景观花木2000多棵,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看到这可喜的变化,村民们无不纷纷称赞。
今后时期,四零社区党委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集体资产的“聚宝盆”,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潘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