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获悉,近年来,该区小庙镇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区和都市农业休闲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推动小庙镇在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农业高质高效高产、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乡村道路上行稳致远。
马拉松博物馆实景图
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约上三五好友,或者独自一人,在乡村道路骑行,感受春天里空气的清新。即便不是周末,在小庙镇乡村公路上,也能经常看到穿着专业的骑行爱好者,在如画的乡村驰骋。
据了解,近年来,小庙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提升。
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在2020年,该镇便新建畅通工程37条、共计83.5公里,在建87公里“组组通”工程,实现了全镇30个村居公交线路全覆盖。为9个村居主要出行道路安装路灯879盏,建成3个村民文化健身休闲广场。建成停车场7处,新增停车位835个。完成362个村民组“五清一改”整治工作,更换、新增公益广告、墙绘419处,清运各类垃圾约1200吨。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完成910座改厕任务并通过验收,同时增补710座改厕工程,确保应改尽改。强力推进29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18个生活小区及9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
蜀山区小岭南
此外,小庙镇还收购民营二水厂,推动农村区域全面实现市政供水,启动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为20个村居3800户农户安装自来水。
农业更加高质高效高产
小庙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区域内水系岗冲交错、地势高低起伏,自然风貌具有独特优势。该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我们立足地域特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垂钓、研学等都市休闲农业产业,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地。”该负责人介绍说,同时,小庙镇还依托“我的故事我的村”系列纪录片,打造雷麻狮子头、北分路牛羊肉、枣林火龙果、大柏金果梨等“一村一品”。推动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流转土地9.6万亩,通过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采摘经济。
小庙镇引进植保无人机
小庙镇还投入8200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对107口塘坝、26座泵站实施塘坝泵站提升改造,对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小蜀山分干渠等水系开展渠道清淤、堤坝道路及电灌站提升改造。完成11座小(二)型水库“三达标一美丽”建设。 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原种水稻育种试验,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高产。
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富实
乡村振兴结硕果,农民致富收入增。据介绍,小庙镇以产业规划为指导,盘活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完成房屋租赁55户共计10000平方米,着力打造小岭南餐饮、民宿项目,建成岭南驿站、马拉松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小岭南成为合肥知名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实现营业额700余万元。
小庙镇祥源幸福农场
该镇还流转土地面积约8329亩、回收曹操河等水面362亩,打造江淮田园景观、曹操河遗址公园等项目。成立原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42户农民入股,带动村民150人就业,实现2次分红共计3.78万元。成立庭院经济合作社,成功申请“庐州驿”商标,对小岭南周边参与购物、餐饮、民宿等发展的村民,提供免费房屋设计和产业指导。
小庙镇乡村面貌改善
“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农民实现了房屋租金、合作社分红、原地就业工作和进城务工收入等4份收入叠加。”该负责人高兴地说,“十三五”期间,辖区农村人居收入水平从13985元增长至57978元,群众收入增长了3倍多。(王辉 陈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