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供电公司刘浩:紧跟时代的“老黄牛”
来源: 姚玉琳 2021-02-19 10:46:38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2月18日,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天,早上7点35分,他打开电脑,熟练的从电力采集系统中导出所有公用变压器所辖的电能表计采集情况,打印出来,用笔将当日采集失败的表计标上记号。这是他多年来工作的一个缩影。他叫刘浩,今年58岁,高中毕业,共产党员,现任国网泗县供电公司屏山中心供电所高压客户经理,同事们亲切地称他“老刘”。老刘主要负责高压客户服务,实际工作包含了所有台区用电情况及用电业务办理情况的管理,工作性质琐碎并都属于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内员工共22人,性格各异,但对他都很敬畏,虽然他不是“一把手”,却都信服他,也称他“刘总管”,他也是公认的新时代的“老黄牛”。

image001

发自本真的责任心让人佩服

老刘是1987年6月正式成为供电公司的一名农电员工,35年的工龄,他经历了电力企业巨大的发展与变革,但他性格中本真的责任心一直在,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越发增强。

目前,他所在的屏山中心供电所共有22人,8个客户经理,高压客户138户,辖区供居民使用的公变298台,居民用户27300户,人均管理近4000户,谈及所里及辖区情况,老刘如数家珍。 长年的责任心让老刘成为“诊断”线路运行状况的行家里手,他每天都从报表中观察分析每一个用户用电常态特性,发现异常,会立即要求台区客户经理去排查隐患表计,若遇到畏难情绪的同事,他会严肃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会亲自带领前往,必须按规定时间查出原因。

今年2月份,报表显示屏山大徐南台线损异常,他与管辖负责人一起赶到该区域,发现气温并不太低的上午10时左右,用户徐某家中开着空调,通过排查,该户私自绕过用电表计接线用电,老刘对该户进行合法用电的思想教育,并立即下发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

“工作做不好,走到哪都觉得抬不起来头.....”提及是什么让他对工作这么较真,老刘由衷地说。

紧跟时代的上进心让人敬服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计算机及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逐渐增多,老刘意识到不学习,一定会落伍。2008年12月份,供电所已步入无纸化、自动化办公。高中文化的他便主动向年轻人请教,从零开始,学习基础的办公软件,再慢慢学习各种表格、文档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边练边学,慢慢学会并熟练掌握了电力系统相关SG186系统、采集系统等专业性的软件使用。

很多农电员工受文化程度及固定思维影响,不敢或者不愿去学、去做,导致无法适应新的工作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推进。老刘会主动现身说法,告知靠人不如靠己,并帮助同事学一些最基础的新型办公方式方法,共同提升所内人员的综合素质。

如今,老刘的电脑里,各种文件夹有条理的保存着所内许多重要的数据记录。“老刘可以好好挖掘,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了……”客户经理张成功佩服地说。

舍己为公的忠心让人信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6年11月份,正在做报表的老刘感觉头晕不适,因患有高血压,他立即到泗县人民医院经查出脑供血不足。休息不到一天的他突发脑溢血,随即到南京鼓楼医院手术放了两个支架。由于眼底出血,又到北京同仁堂做了眼部手术,两次手术到恢复才一个半月时间,体重也从150多斤下降到120多斤,医生嘱咐他要多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可老刘心里一直惦记所里人手少,事务繁杂,专门做台区管理的他,实在放心不下,当时还视力模糊的他就到单位正常工作了,由于行动不便,为了减少坐车的次数,他便住进了所里,一个月回家一次。“在家躺着也是躺着,心里还七上八下的,还不如住到所里干点事儿......”提及当时的情景,老刘露出淳朴的笑容说。

古人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刘浩同志人如其名,他用踏实勤奋耕耘自己的责任田,用耿耿忠心回报感恩企业,用积极的上进心带动身边人,在国家电网最基层的农电战线前沿,用一身浩然之气撑起一片天空。

“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干到老,学到老,业务不能落伍,思想更不能落伍......”老刘打开桌子上那个红色的党员笔记本,笔者见到了洋洋洒洒的钢笔行书像字帖一样整齐。(通讯员 姚玉琳)(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