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蓉城镇:梯次推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来源: 2021-01-29 15:24:13 责编: 罗晓薇

bba6fdab48e3b7827d5ee79b86ece32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蓉城镇将在巩固好脱贫成果的同时,多举措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多层次、多领域的有效衔接。

image

动态监测,强化分类管理

实行动态监测常态化管理,加强信息比对核查,制定分类管理方案,将全镇829户脱贫户分成脱贫后发展能力不足户(A类)215户;脱贫后发展能力一般户(B类)326户;脱贫后发展能力较强户(C类)288户三类,根据分类结果,在产业、就业、小额信贷等发展类措施方面进行差异化落实,靶向施策、精准滴灌,统筹落实发展类措施与保障类措施。通过分类管理,把已脱贫户中“三无”人员家庭、家庭成员患大病等A类户筛选出来,重点进行帮扶。实施脱贫户分类管理,消除政策“平推”导致的已脱贫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悬崖效应”。

帮扶转向,推动自我发展

坚持“四个不摘”,转变帮扶方向,以引为主、以扶为辅,通过鼓励培育特色种养殖业规模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致富带头人、集体经济“领跑”脱贫致富路,激活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蓉城镇欢庆家庭农场被确定为第五批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青山村发展青梅套种黄精项目在池州市第四届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以“特色产业+”经营模式,为村民特别是贫困人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一批产业脱贫示范户涌现出来,村民自我发展意识被“唤醒”,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动机制,推进项目衔接

增强镇“十大工程”牵头部门之间交流互动,实现相关资料共享,避免“信息孤岛”,有效实现项目无缝对接。2021年新中村基本农田泄洪主沟延伸工程已批复项目资金100万,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全村2885余人口,有效解决周边3000亩农田灌溉,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蓉城镇把该项目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突破口,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目标,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水利工程配套提升水利为民服务水平,增强贫困村富民产业发展后劲。

宣传引导,增强内生动力

​秉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目标,错峰入户,结合“帮扶干部走亲戚”回访活动,处理好乡村振兴下政府救助与自主脱贫、快速脱贫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贫困群众由“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蓉城镇组织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通过“算好五笔账”“选树新典型”“脱贫成果展示”“帮扶经验交流”等6个方面,将脱贫群众培养成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以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乡风文明为指引,号召群众按照公序良俗,参与共治。(余思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