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日前,贫困户朱业林一边管护桃园,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泗县长沟镇四河村的朱业林,由于家属大病,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其本人又因车祸导致右臂落下残疾,虽然他鼓起勇气外出寻找工作,可都是碰壁而返。无情的命运并没有打倒朱业林,反倒让他更加坚强,他暗暗下定决心,既然工作难找,何不就在家门口靠自己双手获得成功?回到家中的他,开始努力思索自己的脱贫道路。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镇村干部了解该户情况后,安排朱业林参加县人社局、残联等相关部门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在培训和观摩过程中,思维活跃的朱业林相中了果树种植。
“产业项目定了,但是缺资金,发展没底气......”这些顾虑在朱业林的心里拧成了“疙瘩”。为了增强他发展桃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镇村干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流转土地、申请3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为他铺好了路。
“永联”蜜桃树苗很快定植,同时朱业林还充分利用果园空地进行西瓜种植。正当朱业林满心欢喜等待桃树挂果时,一场滂沱大雨击垮了他的创业梦。2018年6月,一场连阴雨将桃树淹死大半,西瓜更是丧失殆尽,损失万余元。朱业林看着淹死的桃树和满地的西瓜,欲哭无泪。
得知此次受灾情况后,朱业林的帮扶人宿州市农科院杨杰第一时间来到朱业林家中。杨杰坚定地说道,“放心,这些困难不是什么大事,我和村里会想办法帮你降低损失,相信我们。”之后,1000元的农业救灾资金、3000产业直补奖补纷纷到账,杨杰加大了走访频次,给失落中的朱业林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帮助。
整地、购苗,朱业林总结经验、潜心研究,很快掌握了果树种植技术,为了提高果品质量,他还让大儿子朱永财从网上购置羊粪5吨,用于5 亩果园的追肥。在冬季管理上,不管是剪枝还是涂白防虫害,都是认认真真,一点都不马虎;春季管理上,打药、疏花、疏果、套袋,他精耕细作,毫不懈怠。2019年,在政策的扶持与干部的帮助下,扣除损失后朱业林收入1万余元。
“有了党和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我们越种越有信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2020年,踌躇满志的他,扩建果园,增加发展林下经济的转化率,不仅在创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产业,还带动身边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只有充分激发贫困群众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转变的内生动力,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战胜贫困,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泗县长沟镇四河村党总支书记谭虎感慨地说。(通讯员 杨秋秋 袁振华)(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