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杨梅桥村的路上,你会听到鸭儿们欢快的“嘎嘎嘎”声,也会看到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池塘中嬉戏着…杨梅桥村水系发达,是一个天然的蛋鸭养殖基地。目前,该村有20余户从事蛋鸭养殖,贫困户林再清就是其中之一。
精心倡导扩消费
每天早晨5点钟他就起床给鸭投食、捡鸭蛋,一直到7点钟左右,下午还要给鸭喂食、给鸭棚消毒.....这就是林再清一天的工作。
家住杨梅桥村安山组的林再清,今年饲养了3000余只蛋鸭。然而,受年初疫情影响,每天产出的上千枚鸭蛋的销售成为了难题,加上高额的购买饲料支出,让林再清头痛不已。得知情况后,杨梅桥村的扶贫驻村工作队多次对接园区企业、政府单位的购鸭需求,积极帮助林再清开辟销售渠道,通过多方努力,帮助其销售了8000多元的肉鸭和鸭蛋。同时,村里的扶贫企业安徽青通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与林再清签订了鸭蛋和鸭的收购合同,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像林再清这样存在农产品滞销的贫困户在全镇不在少数。为解决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难题,新河镇开展全面摸底,发出消费扶贫倡议,鼓励包村帮扶单位和定点帮扶单位开展帮扶助销,为他们重树坚定的养殖信心和带来稳定的销售渠道。
今年来,通过电商平台、帮扶单位、帮扶人、园区企业、机关食堂采购等方式渠道,实现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农产品累计20万余元,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精细指导提质量
打开中国社会扶贫网消费扶贫平台,你会搜索到安徽青通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扶贫产品—松花皮蛋、咸鸭蛋、腌制板鸭等。
“在平台上,每天我们的产品浏览次数达上千次,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日产品销售额超过5万元。”安徽青通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到。扶贫产品平台不但不收取任何的费用,而且提高了产品的收益率,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自开展消费扶贫产品认定工作以来,新河镇鼓励农产品企业积极参与,规范扶贫产品认定和管理,指导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及贫困户等提高扶贫产品质量,确保扶贫产品产销合规、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带贫真实。截至目前,新河镇已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的企业共2家,不同规格产品7种,已全部纳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有1家供应商正在申报过程中。
“今年以来,由国务院先后发布的两批扶贫产品多次在省、市、县级平台参加展销,极大提高了扶贫企业的产品知名度,有效拓展了企业的销售渠道。除此之外,扶贫企业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充分发挥产业辐射效应,带动10余名贫困户就近就业,收购贫困户农特产品,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双赢。”镇扶贫专职副书记张发永说到。下一步,新河镇将按照“聚焦扶贫产品、培育示范典型、实现持续发展”的思路依托消费扶贫职能专柜与扶贫企业继续做好消费扶贫平台建设工作,让消费扶贫更加有质量、真正可持续。
消费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河镇积极创新扶贫方式,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扶贫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全面发力,推进扶贫政策落地生效,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叶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