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灯笼、手掷滑翔机、魔力机器人,让人驻足观看……12月20日上午,由泗县科协举办的“科学小实验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在泗县中央公园科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拉开帷幕,让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与科技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我们成立了科普志愿服务队,在泗县科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免费开展‘小牛顿’项目公益性科普活动,旨在以科学实验为载体,打造体验式、互动式再生课堂,重点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县科协副主席王威说。
科普志愿活动只是泗县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泗县持续推动志愿服务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宗教场所,聚焦兜住两头,切实关注托残养老、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解决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常态化开展“虹乡草根宣讲传播新思想”“清洁行动 助力脱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五合一志愿联盟破解农村养老难”“四点半课堂义务帮助留守儿童课业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宗教场所”“乡贤志愿服务站赋能乡村治理”“邻里守望互助”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573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30万人,让“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在全县蔚然成风。
近年来,泗县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目标,抓人员招募“强队伍”、抓群众参与“强动员”、抓活动开展“强激约”、抓制度完善“强保障”,全县已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个、志愿服务广场1个,志愿者队伍468支,注册志愿者11.3万余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1517个,让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现实。
“我们希望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劳动快乐’的思想,不怕脏不怕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我们的家园。”近日,大路口中心校多名小朋友在学校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对街道的小广告、生活垃圾、杂草、枯枝、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和清运,旨在通过开展清扫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同时培养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
除此之外,泗县还利用重要节假日,开展独具特色、兼具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惠民志愿活动1100余场次,年服务群众超过60万人次。精心组织龙舟民俗文化展演、扶贫下乡演出、送戏进万村、文化进敬老院、广场舞大赛、曲艺大赛、唢呐大赛、送影下乡等专题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流动图书车进基层、非遗文化传承、百姓春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
同时,泗县从各部门遴选2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县普法讲师志愿团队,精选100多名业务精、能力棒的志愿者担任全县294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招募200多名普法志愿者,充实到普法联络员队伍,作为各乡镇各单位落实普法工作任务的重要力量,完成了全县187个村(社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与村民小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送法到乡镇村组、农户院落、田间地头,开展法在身边、法律咨询、法律维权、民事调解等文明实践活动。与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泗县文明网、志愿泗州四网合一“智慧云”平台,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如何让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不打“酱油”扎下根?泗县整合资源力量,实现全域推进志愿服务,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全省率先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协调,发展由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乡贤五老、先进模范、励志脱贫户、大学生志愿者、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组成的19+N支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志愿服务队伍各展所长,文明实践站点承接落地的工作体系,有效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精准化。
“泗县组建讲师团、虹乡草根宣讲队等政策理论宣讲队伍活跃城乡,通过开设泗州大讲堂、新时代农民夜校、‘微党课’‘板凳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群众爱听的故事,创新推进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泗县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等各类活动1500余场,受益群众达12万人。”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尉成辉介绍说。(通讯员 陆运动)(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