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小猪撒着欢儿奔向猪食槽子,连拱带掀,抢得猪食四下飞溅。只见两只小猪用长嘴巴和圆脑袋顶来顶去,还发出‘嗷嗷’的叫声。两分钟后,‘争夺战’结束了。膘肥体壮的那只挺着沉甸甸的大肚子,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嘴里还停不住的哼唧着,仿佛在向另外一只小猪示威,真是越看越喜人!”贫困户孙邹章看着圈里一头头茁壮成长的猪崽,心里乐开了花,禁不住“写起了作文”。
家住泗县草庙镇魏圩村的贫困户孙邹章利用五年的时间成为全镇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并在2020年10月份被评为脱贫攻坚奋进奖,得到泗县县委和县政府的表彰。今年48岁的孙邹章,肢体残疾,没念过多少书,但是他有一种敢干、敢试的创业精神。早在2008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在家里投入了20000元建立200平方米的鸡舍开始养鸡。起初,购入300只鸡苗子,没有经验,又遇到禽流感,辗转三五年,第一次创业失败告终。
2012年,孙邹章的母亲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家庭贫困又面对着上万的高昂医药费,年迈的父亲愁容满面也因此一病不起。妻子一边照顾着年幼的子女,还要兼顾生病的父母,家里仅靠孙邹章微薄的收入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2014年,该户因病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好政策医疗扶贫的帮扶下,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妻子却因为父母久病支气管炎拖久左肺坏死,并在两年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做了叶肺切除手术。
孙邹章继续砥砺前行,他相信有了如今的好政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2015年,孙邹章在政府脱贫政策的帮扶下创办了养猪场,搭建1000平方米的养猪大棚。起初猪肉市场价格低迷,孙邹章养猪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没有钱,政府贴息贷款,不懂技术,到农业农村局培训养殖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通过他自己不懈地努力,终于走出了市场的低谷,迎来了事业的高峰,于2016年底顺利脱贫。目前,孙邹章的猪场有种猪3头,猪舍20间,生猪存栏100头,年育肥猪出栏150头,还同时带动周边贫困户2人增收,户均年收益1 .5万元,在今年市场行情如此好的情况下,猪舍的纯利润可以达到150000元。
苦心钻研养猪技术,孙邹章毅然投入到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养猪行业,一干就是五年,经历了市场风浪的考验也收获了丰收的甘甜。2015年至2020年,五年时间他一门心思钻进自己的猪场里,有时碰到母猪夜里产仔,就守候在“产房”一直到天亮,24小时照顾母猪。就凭着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的精神,不仅练就了一手养猪好技术,还致富不忘父老乡亲。孙邹章是个有担当的人,他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自己养猪富了,不能忘记大家,还要拉扯那些在致富路上奔走的乡里乡亲们,他给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好多就业机会,希望都能共同致富。
魏圩村扶贫专干魏冠龙对此赞誉道:“创业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不去做,就一定不会成功。只要勤学肯干,脱贫致富就一定会实现。”(通讯员 贺微微 张晶晶)(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