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泗县黄圩镇,有一位备受人们称赞的“女强人”, 她就是三官村村民曹金录。她不仅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好妹妹,更是一位以残助残的优秀残疾人典范。
单臂也能挑重担
曹金录今年52岁,中等纤瘦的身材。1996年去广东打工乘车途中突发交通事故,眨眼之间失去了左臂。一直最要面子的她,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曾经出现迷惘、痛苦、悲观、失望……但意志坚强、性格倔强的她最终从阴影中走出来,她暗下决心:身残志不能残,一定要坚强起来!
残疾人外出不好找工作,曹金录就干脆在家安心搞种养殖,渐渐成了本村出了名的种田高手,多年来,她们家一直没有中断猪、羊和鸡、鸭、鹅、兔的养殖。人们经常看到她把装满肥料的塑料桶挂在脖子上,在农田艰难地给庄稼追肥,用一只手费力地为家禽家畜添加喂养饲料、清理畜禽舍时,无不感慨万分,出自内心对她竖起大拇指。由于她勤劳苦干、辛勤努力,成了残疾人的致富标兵,2008年她们家在全村第一个建起了楼房。
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
曹金录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为了日子过得不比别人差、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尽管只有一只手,她还是鼓励丈夫安心出门打工,自己咬牙坚持,在家搞种养殖及照顾俩孩子上学。她经常打电话叮嘱丈夫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所以直到今天忠厚诚实的满现民总是为自己娶了个好妻子感到自豪与骄傲!逢年过节回家,妻子总是用一只不方便的手为他做些他平时喜欢吃的美食,好像要加倍弥补自己平时不在丈夫身边应尽的义务。
2015年夏天,满现民因病手术,生活不能自理,曹金录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看着妻子一只手为他擦洗身体、为他喂饭、为他刷牙、用扇子为他扇风……他感动了、真的流泪了,多年来由于忙于打工赚钱,确实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实在让单臂的妻子吃苦了。由于当年妻子失去左臂时失血太多,导致身体一直虚弱,供血不足,稍微出力就汗流满面,身体消瘦,体重还不到40公斤。现在儿子、女儿大学毕业已工作,这些成绩其实就是妻子身残志坚、辛勤付出的结果呀!不是妻子的坚强,也不会有这幸福的家庭!
助娘家一臂之力
失去左臂时,曹金录的两个孩子都很小,正在上小学,丈夫满现民出门打工,一个才27岁的残疾女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种好几亩地,还要搞好养殖业,谈何容易?当时离曹金录不远的娘家父亲、哥哥便经常过来帮忙,大大减轻了她的负担。可好景不常,父亲突然遭受车祸,导致双腿无法行走,接着嫂子突发脑血栓不能行走,失去了劳动能力。最意想不到就是一直身强力壮的娘家顶梁柱,自己的哥哥因膝关节疾病手术后也残疾了,看着娘家一户三残,曹金录心里很难过,怎么办?“我要助他们一臂之力!”曹金录勇敢地挑起两个家庭的大梁,多年来她一直为娘家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因此父亲特别心疼曹金录,夸赞她孝顺。哥哥、嫂子一直出自内心感激小妹,逢人便夸奖。虽然老父亲及嫂子都已经去世了,但残疾的哥哥还是一直不忘小妹妹多年来的帮助。
以残助残风格高尚
虽然曹金录身体残疾,却不忘帮助残疾人及支持残联工作,她把自己种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让大家共同致富,亲自上门向残疾人传授种养殖经验,让残疾人共奔小康,并为残疾人寻找就业创业门路。今年11月她又给本镇一位学会保健按摩却一直没有找到就业门路的残疾人满某介绍一份保健按摩工作,并亲自把行动不方便的满某送到泗洪县一家保健按摩店。曹金录是一位优秀的助残志愿者,经常参加残联组织一些活动,主动配合村专委入户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登记工作,多次受到镇残联的表扬。2015年4月,黄圩镇七位残疾学员参加宿州市残疾人第一期初级按摩培训班,也是由她组织带队前往的。在她的影响及带动下,又有两位女性残疾人也去参加了培训,在培训期间她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帮助有需要的残疾学员的学习与生活,受到宿州市技师学院教职工的普遍好评。今年9月份,宿州市残疾人第二期初级按摩培训班她又积极宣传动员,五人参加培训学员里就有两位女性,是她辛勤付出的结果,她再次受到了黄圩镇残联的表扬。
2016年7月,镇残联为她申请安装了假肢,这是黄圩镇的首例。她深受感动。“在假肢的帮助下,不仅仅给我带来了行动上的便利,更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康复,让我拥有了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我相信只要顽强拼搏,残疾人也一样可以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正如曹金录同志所说,“我还有一只健康有力的右手,我要利用它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助上一臂之力!”(时西化)(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