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时侠如:身残志坚变身“脱贫先锋”
来源: 2020-12-10 10:09:36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老时,看看我的剃须刀出啥毛病了,现在没法用了。”“时大哥,我家缝纫机老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抽空帮忙修修看。”性格一向安静的时侠如正认真的拿起手中的工具,就被街坊邻居叫停了,拿起笔记本挨个记录每个人的要求,再根据紧急情况逐个排查修理。

别看时侠如现在的生活安定幸福,不惑之年的他也是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在困难面前依然靠着自己的双手慢慢改善了生活状态。今年42岁的时侠如是草沟镇夏庙村人,家中共有5口人,他本人患有小儿麻痹症,是一级肢体残疾,需要妻子在身边照顾,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清贫,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2016年,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了时侠如家中的实际情况之后,决定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随后,政府不仅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家庭签约医生、光伏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受益于教育资助政策,时侠如的两个孩子上学的问题不用愁了,生活压力大大地减轻了。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时侠如深知靠着帮扶过日子永远也脱不了贫,必须找到增收的门路。他虽然腿部行动不便,但是手还挺灵活的,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在家里支个摊,干起了维修机器的手工活,妻子和大儿子则在旁边给她打下手。附近的居民如果有什么机器损坏的,都去找他修理,因为干活仔细人也厚道,渐渐的这个小修理铺子也小有名气了,每月平均有3000元的收入。妻子则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在村里做起了公益性保洁员的工作,每月平均有300元工资。稳定的收入给他家的脱贫注入了强心剂,全家人奔着一个目标奋斗,干劲十足。

经过夫妻俩的不懈努力以及政府的持续帮扶,2019年时侠如一家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非常感谢政府对我们家的帮助,因为你们的帮扶,我们才知道奋斗的意义。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一直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现在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家了,我们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谈及未来,时侠如信心满满地说。(通讯员  贺微微  宁姚瑶)(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