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种出来的!我们俩现在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这里。”泗县草庙镇魏圩村脱贫户魏精彩指着自家西红柿大棚笑着说。12月8日,温暖如春的大棚里,一株株翠嫩欲滴的番茄秧苗生机盎然,魏精彩和妻子穿行在田垄间整枝打岔,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大棚里种的是‘普罗旺斯’西红柿,是现在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种,每个大棚能产1万多斤。”说话间,正在“晃岔”的魏精彩,手起叶落已经折下了小半桶侧枝。
“西红柿的分枝能力很强,每节都能抽生侧枝,任其生长便会枝叶重叠,不仅影响通风、分散养料,还容易诱发病虫害,影响挂果。”讲起种植技巧,魏精彩打开了话匣子:“西红柿要施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西红柿果型饱满、沙瓤肉细、酸甜多汁。”
魏精彩皮肤黝黑发亮、浑身干劲十足,让人很难把他和意志消沉的贫困户联系在一起。2012年10月,魏精彩的儿子魏林浩被检查出面部横纹肌纤维肉瘤,这对于这个经济条件本就一般的家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为了给儿子治病,魏精彩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想尽办法东拼西借筹集医药费,前前后后共计花费了20多万元。为了照顾儿子,夫妻二人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仅靠着几亩薄田讨生活,巨大的经济压力时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那几年因为给小孩治病,欠的到处都是钱,说话都没底气,人也越来越没精神。”谈及往日的生活,魏精彩嘴角泛起一抹苦涩。2014年,经村委会民主评议,魏精彩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各项扶贫政策和补贴相继落地,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儿子的病情逐渐稳定,魏精彩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
正当此时,魏圩村确立了“以蔬菜种植为抓手,以发展蔬菜大棚为突破口”的产业扶贫思路,划出22亩地,搭建了8个日光式蔬菜大棚,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引导贫困户改变种植结构。于是他便整日埋头农家书屋,学习蔬菜种植,并在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参加农委组织的培训,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他的致富之路,并在种植西红柿的第二年顺利脱贫。
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闯市场。尝到甜头后,魏精彩将普罗旺斯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1个大棚扩大到如今的4个大棚。“我们不仅自己脱了贫,现在已经有能力带动本村的几个贫困户就业增收了!”2018年,魏精彩荣获“泗县脱贫攻坚奋进奖”,2020年,他还被推荐为安徽省产业脱贫先进典型。魏精彩欣喜地说:“现在我们家的西红柿供不应求,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前景非常可观。”
“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们是打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党和政府没有放弃我们,我们自己更要争一口气!”魏精彩满怀期待地说,“来年开春西红柿就可以上市了,只要我们肯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通讯员 杨秋秋 张晶晶)(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