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余年今年59岁,是屏山镇枯河村小赵组的扶贫小组长。2017年下半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以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用心用行动争创属于他的这面先进事迹。
老赵是枯河村小赵组的一名普通村民,年轻的时候从当过几年兵,在庄上因为能写能画,群众称之为“老文化人”,早年经常性参加村里的人口其他工作、帮助过村委会排查过农田水利方面工作,长期深入农户,与群众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特别是本组的群众给予他更高的评价。老赵本人对群众的特有情结也正是出自于工作中的互动交流。2017年上半年小赵本组的干部以为个人一点事故不干了,他强烈推荐老赵为小组长人选,从此开始了以“正式”小组长的身份。
为了能够快速地掌握扶贫政策知识,更好地服务于贫困户,老赵同志主动请扶贫专干帮忙,提供给他一些关于政策知识的资料,自己掏钱购买笔记本,一字一字地抄写,一遍一遍地背诵。老赵的工作手袋中的资料一直都比其他小组长多得多,工作笔记换了一个又一个,他详细记录小组内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信息,特别是应当落实的措施和具体落实的情况。他始终把走访入户作为自己履行小组长职责的主要体现,在入户中宣传、入户中培训、入户中排查、入户中落实。今年汛情期间,每一次天气预报有强降雨,老赵晚上一定会几次到户下去看看,直到危情解除了,他才会回家。小赵有一户五保户赵云侠是独居老人户,住房因为室内地面太低,门前路高于屋内,急暴雨时最容易出现雨水倒灌,7月中旬的一天夜里,暴雨导致了倒灌,第一时间来到了他家中的不是他的子女而是扶贫组长赵余年,夜里四处寻找水泵为赵云侠及时抽排雨水,赵云侠逢人便说:“小组长比自己的子女都管用。”赵余年听了笑着说:我是扶贫小组长,帮助贫困户,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通讯员 赵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