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乡村产业和发展人居环境为落实“二十字方针”提供了强劲持久的动力。近年来,泾县丁家桥镇以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为根本,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上努力下好“先手棋”。
做强工业促转型
牢固树立以宣纸书画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强镇意识,充分发挥规模以上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一批骨干企业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企业产能不断扩大。进一步发挥产业园区载体作用,通过路面拓宽、防洪堤修筑、自来水主管网和电网铺设、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入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加大电商龙头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全镇电商产业发展迅猛,2016年李园村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评定为安徽省首个“淘宝村”,2019年丁家桥镇被评为“淘宝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淘宝小镇”。
做优农业促增效
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该镇抓好优质粮、蔬菜、烟叶、水产养殖各类标准化小区建设,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丁渡酱菜、瓯鲜食品、中华鲟养殖等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共流转土地9850亩,有效支撑了农业规模化发展;今年实施完成135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9000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积极发挥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一个大户引领一片,一个典型带动一方的良好带动效应。
做精旅游促提质
加快宣纸书画纸等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宣纸发展历程、技艺传承、宣纸品牌发展等历史文化,促进传统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协会组织筹备的模式,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宣纸发源地文化旅游交流会,在弘扬文化、提升丁家桥知名度的同时,真正实现了产业合作、文化交流,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品牌申报力度,后山剪刀、宣纸纸帘制作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山张氏宗祠入选为第八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小岭古槽遗址、曹运龙住宅成功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以宣纸综合市场项目、小岭“匠之道”宣纸故里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梦幻后山农业休闲园项目等文化旅游项目为重点,加强企业帮办力度,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景区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改善环境促形象
全面开展“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工作,加快美丽乡村和示范村、提升村建设,积极争取环境整治项目,广泛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重点抓好示范村、提升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完成了2019年人居环境整治3个示范村、2个提升村建设,2020年示范村、提升村村庄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中。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后山村、小岭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后山村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丁桥村省级中心村正在抓紧建设。
积极争取项目推动环境提升。结合小岭村美丽公路提升项目完成全路段5.2公里的道路拓宽和“白改黑”工程,小岭村公路面貌焕然一新,入围2019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扎实开展206省道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沿江生态长廊,建成游步道4.5公里,保护沿岸古树、设置亲水平台,高标准绿化、亮化,进一步提升青弋江沿线周边环境。
全面推进“三大革命”。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今年共清理清运农村生活垃圾5100余吨、农业生产废弃物400余吨,清理沿线杂草22公里。清除各类小广告2000余处、乱堆乱放200余处,村庄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年清理黑臭水沟4700余米,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和4公里主管网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入户管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在完成今年130户民生改厕任务的基础上,对145户贫困户进行了改厕。
下一步,丁家桥镇将继续以“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文化兴镇”为目标,以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农业旅游提升为方向,加快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