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决战脱贫攻坚
来源: 魏洪茂 2020-11-27 10:01:54 责编: 大虫

社区融文头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号角吹响,战鼓擂动,宣城市泾县丁家桥人使命在肩,初心如磐,不畏艰难险阻,战胜种种挑战,用实际行动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向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许许多多帮扶干部用真情书写出爱心的诗篇,用奉献烙印下感人的故事。

“组织上派我来驻村帮扶,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担起这个责任。”说这句话的是后山村扶贫工作队长张翠琴。2018年,张翠琴成为了丁家桥镇后山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作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女扶贫队长,张队长克服了年龄偏大、无法兼顾家庭等诸多困难,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当中。

贫困户张根华身患尿毒症,家中还有劳动能力弱的妻子和刚出校门的儿子,病痛、生活和心理上的三重折磨,可以说把张根华逼到了绝境。在第一次走访张根华户之后,张队长主动要求包保张根华户,在积极帮助落实政策的同时,她做得最多的就是一次次来到张根华家中开导他、鼓励他,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张根华每周要进行2次透析,一年医药费要花十几万,这也是他致贫的主要原因,好在健康扶贫政策帮助张根华减轻了医疗负担。“想都不敢想,一年的透析我只花了600元。”张根华激动地表示。在张根华身体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张翠琴又积极向户上宣传特色种养政策,鼓励通过劳动自强脱贫。在两人多次沟通、了解市场后,张根华最终决定养鱼,说干就干,短短两个星期,3.5亩的鱼塘已初具规模。另外,张翠琴还根据户上情况,帮助张根华妻子申请就业交通补助,鼓励张根华的儿子开烧烤摊自主创业,并帮助申请创业补贴等,一家人通过劳动增加了收入,生活也步入了正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帮扶,张根华一家全年的稳定收入超过了3.5万元,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于2019年底顺利脱贫。

致富不忘桑梓情,扶贫济困献爱心。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倾心用情,真帮实扶的帮扶干部,也有其他矢志不渝的前行者——爱心企业家们。

姚忠华,一名非公企业党支部共产党员,丁家桥镇优秀企业家,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资助多名贫困学生。企业的善举播下了未来的种子,圆了受助学子的上学梦,也让爱与责任不断传递。大学在读的丁荣芳就是受助学生中的一员,她说:“古人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人。”

丁荣芳的父亲精神残疾,无劳动力,每天必须依靠药物来稳定病情,家中还有弟弟要上初中,母亲成了家中唯一的支柱,自己和弟弟的学费、父亲的医药费沉重地压在了母亲的肩上。镇党委、政府对丁荣芳一家十分关注,每年开学都会多方为其申请助学政策、寻找爱心企业资助筹集学费。爱心企业资助名单上,姚忠华创立的常春纸业从未缺席。

今年疫情期间,丁荣芳无法返校,只能留在家中上网课,村委会介绍丁荣芳到姚总厂里,姚总了解其网课时间后特地让丁荣芳的工作时间避开了网课时间,这样,丁荣芳既可以利用网课休息时间做临时工来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同时也锻炼了自身能力。

在扶贫工作中,丁家桥镇更加注重扶志扶智,通过心与心的碰撞,激发贫困户自强奋进,点燃贫困家庭的希望之火。贫困户吴杨清就凭着满腔干劲,自强自立,不等不靠,在芒杆草最美的季节里,用金色的芒杆编织出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在官庄村有一位聋哑残疾人,每年春夏之季都能看见他在路边用镰刀割芒杆草,很多人都不知道芒杆草能做什么,但是在他的眼里,这都是宝贝。他就是吴杨清,今年53岁,是官庄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吴杨清因残致贫,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帮扶下,为他家落实了低保、残疾人生活护理补助等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并积极鼓励他发挥自己会手工编织这项一技之长。于是他收集编织材料,处理晒干后自己在家编织扫帚,凭巧手挣钱,增加家庭收入。他编织的扫帚,既环保又实用,满含乡土气息,深受市场喜爱,每把能卖到15元。因为编扫帚的手艺精湛,再加上帮扶政策的扶持,如今吴杨清户家庭收入也从过去的人均6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人均9000多元,成功为自己编织出一条脱贫路。

说起近几年的变化,吴杨清脸上溢满笑容,言语中透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我身体残疾,也干不了重活,但双手能动,就得用。在家编织扫帚能增加收入,靠自己养活自己,不能光等着国家救助,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已经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困难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攻坚五年里,丁家桥镇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八大攻坚行动,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狠抓村扶贫项目,向上争取资金1150万元,扶持了一批村集体经济项目。狠抓“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施住房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兜底保障,全面保障建档立卡人口486户820人稳定脱贫。

朝花夕拾、砥砺前行、千方百计、齐心协力,决战决胜。丁家桥镇的扶贫故事,只是全中国亿万党员干部和群众手牵手、心连心,践行初心使命、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这脱贫攻坚的滚滚洪流中,有我有你有他们,有每一位奋斗者的身影!(魏洪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