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琴溪镇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来抓,大力推行产业发展“四带一自”模式,即各类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模式,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得广大干群的好评。
目前,该镇享受产业扶贫特色种养加政策193户,补助资金41.2605万元,26家主体带动62户贫困户发展增收,双向奖补贫困户2.45万元、主体1.13万元。
一、农民合作社保障收入
赤滩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农户200余亩土地,发展荷花种植,做大做强莲子产业,目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多元,带动了10多户贫困户就业促增收。家住赤滩村刘四荣现在合作社务工,主要是晒分莲子等,每天100元,现增收3200元。贫困户王杭生、卫四九等人也在荷花基地务工,主要是摘莲子、施肥等,王杭生增收3000元,卫四九增收6000元。此外,合作社还流转了贫困户方金凤、吴有才家的农田,方金凤、吴有才分别获土地流转收入1080元和1400元。带动黄兰英等贫困户剥莲子,增加收入1000-2000元不等。该村还将120余亩鱼塘租赁给养殖大户,预计每年至少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另外带动贫困户5户就业。
贫困户刘四荣工作场景
二、园区和龙头企业拓宽增收渠道
芜湖泓源农业有限公司及时安排了马安村的贫困户陈修高、李金荣等就业,陈修高、李金荣分别增收8000元和5000元。赤滩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聘用了赤滩村贫困户朱光明在公司里做勤杂工,每月收入1500元,一年增收18000元。赤滩村贫困户施九红也在公司里务工,做保洁员工作,今年增收10000元。泾县马头祥民宿服务有限公司聘用了马头村的贫困户吴从新、马安村何世文等人务工,分别增收8000元和5000元。安徽旵山古艺文化有限公司安排了贫困户施发辉务工,施发辉增收30000元。
三、能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薛金华于2020年4月注册经营安徽省泾县琴溪镇华瑞家庭农场,总投资20万元,主要发展种植蔬菜、中草药、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共流转农户土地236.2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3户42.64亩,符合“四带”奖补政策4户,平均增收1260元,常年用工20人,其中带动贫困户务工4人,平均增收5000元。
华瑞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务工场景
赤滩村长河组的卫国庆新建了草莓基地,经常安排后街组贫困户方有娣打零工,卫有娣增加收入3000元。现年51岁的卫生根,系玲芝村贫困户,致贫原因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现在,他在玲芝村党总支副书记陈高峰创办的高峰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务工,主要从事除草、施肥等工作,贫困户王生根增收5000元。今年70岁的邱五斤,系玲村麦园组人,2014年经村里识别等程序,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自身发展不足。现在,他在玲芝村卫忠夏创办的水果种植园里打零工,增加收入5000元。此外,玲芝村的贫困户卫贵正在卫秋龙创办的水果种植园里打零工,增收5000元。
四、自主发展“断穷根”
新元村的李忠寿,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于2016年脱贫。2018年初,在新元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积极支持和鼓励下,他通过发“羊财”走上致富路。据了解,他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小额信贷5万元和2万元与泾县田野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合作,分别获分红2600元和1040元。2018年享受特色种养项目补助4000元。2019年享受特色种养项目补助4000元。2020年享受特色种养项目补助4500元。2018年,李忠寿的总收入9465.45元。2019年,李忠寿的总收入12573.44元。2020年,李忠寿的总收入25000元。此外,他带动贫困残疾人方诗忠养羊增收致富。现在,方诗忠的羊也扩大到40多只了。方诗忠近期还卖了20只羊,增加收入23000余元,也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
李忠寿放羊场景
近年来,为了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该镇不仅派扶贫干部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还利用种养补贴、技术指导等相关政策,保障新项目平稳顺利推进,让贫困户能够放心大胆地干。
据了解,该镇的特色种养业项目涵盖大棚蔬菜、畜牧养殖、苗木种植等多个门类,自主发展的贫困户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陈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