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不幸莫过于病、残、故,而人间至善却有孝、勤、志。在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曾居住着这样一对特殊的病残父子。户主徐三星,其子徐言强幼年丧母,平日里靠着父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大成年,可尚未过上一天好日子的父亲却又突患脑梗瘫痪在床,父子二人的日常生活过得是异常艰辛。
2014年,徐三星家庭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社保兜底和残补等政策帮扶下,父子二人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17年徐言强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面对自己病情和瘫痪在床的老父亲,这个二十出头的大男孩整日忧愁满面。在得知该家庭特殊困难后,东源村两委和帮扶人及时上门劝慰,主动帮助联系手术治疗、办理医疗费用报销及救助。在扶贫政策惠泽下,身体逐渐好转的徐言强也用“三字经”演绎着贫困户的风采。
孝,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徐三星患病卧床近十年时间里,无论春夏秋冬,一日三餐,徐言强始终守护着瘫痪的老父亲不离不弃,虽然日子过得有些清贫但他孝心如初。为落实因户精准帮扶,2018年乡村将瘫痪的徐三星老人妥善安置在乡敬老院进行全托照护,以便于徐言强腾出时间和精力,激励他用勤劳双手务工就业增收,从根本上改变家庭贫困面貌。
勤,勤劳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在乡村真帮实扶下,徐言强没有颓废和等靠要,他主动找到村党总支书记,想在乡域内找一份零工,可以边务工改善家庭状况又可在平时关注老父亲的身体。经村两委商议特临聘他为村新农合缴费代办员,此举既解决了他务工需求又打开了他接触社会的心结,在他的勤恳敬业下,东源村当年新农合缴费率位居全乡前列,且无一例差错。
志,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历经重重生活磨难的徐言强,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让他变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和坚强。2018年12月,在瘫痪老父亲因病去世后,徐言强深知家散了,但日子还得过。经就业帮扶,徐言强踏上了合肥务工的列车,在诚实和勤劳工作下,如今的他已是一家餐饮店带班主管,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清贫不坠凌云志。在党的扶贫政策帮扶下,徐言强用自己的励志精神,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靠勤劳双手和年轻有为之志,已顺利摆脱贫困,正在小康路上大步向前。(通讯员:丁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