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在宣城市泾县榔桥镇马渡村,党和政府的关怀如同春夜里的喜雨,滋润着贫困户的心田。而贫困户们则将这份鱼水情怀系在胸间,化为前进的动力,用自己最真挚的举动回赠着感恩之情。
贫困户感恩帮扶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在马渡村水碓组的山间小路,时常可以看到一位戴着生态护林员红袖章的农民巡视林区安全,遇到村民野外使用明火,他耐心劝导,直到火灭方才离开,他正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汪继生。
汪继生多年来因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一直在村里以打零工为生,收入低且很不稳定。2014年汪继生被鉴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社会和帮扶干部的关爱。汪继生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谨记着在脱贫路上给与他帮助的人,坚定了为村里百姓干实事、为乡村发展助力的决心。
汪继生有着农民特有的质朴、勤劳、谦卑的品质,附近村民都爱和他打交道。由于做事认真负责、颇具亲和力,汪继生担任水碓组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汪继生热心公益事业,疫情期间主动请缨,成为疫情防控战役的一名网格员,手里的防疫宣传单、大喇叭成了他的武器,隔着门窗,扯着嗓子,挨家挨户的宣传。在料峭的初春,汪继生为马渡村疫情防控工作汇入一股暖流。
在村两委的建议及村民的推荐下,汪继生被聘为村保洁员。工作以来,汪继生一直勤勤恳恳,负责星潭片8个村民组的环境卫生,坚决不落下一个卫生死角,确保负责的区域内房前屋后、道路干净整洁。夏日酷暑,汪继生也不怠慢,坚持对村内农房和道路环境卫生情况巡查,“我们村评上了省级中心村,我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捍卫这份荣誉,为我们村美丽建设贡献力量!”
如今闲不下的汪继生又成为马渡村生态护林员,为马渡村秸秆禁烧、生态环保事业默默发光发热,他感恩脱贫致富路上的机遇与馈赠,并倾力回报着无限温情的社会。
贫困户变身“爱心义剪”理发师
“柴老弟,谢谢你呀!我这腿脚不便,还亲自上门为我理发,实在是太暖心啦!”马渡村河西组孤寡老人李大爷开心得合不拢嘴,对前来帮他理发的柴有毛表示感谢。
柴有毛是马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肢体三级残疾,独居生活。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帮助柴有毛申请低保补助、残疾人护理补助,周围的乡亲平日对他也很是照顾,为腿脚不便的他打扫庭院,逢年过节给他送去自家的腌肉等佳肴。来自各方的关爱不仅改善了柴有毛的精神面貌、提升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让他激起了回报好心人的念头。
柴有毛自学理发手艺,简易的桌椅、爱心人士捐助的剪吹工具,就这样,他开始为村子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理发。柴有毛娴熟的手艺和义务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村民的阵阵好评。“我自幼一个人生活,没有家人的陪伴,是党和政府、邻里间的关怀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如今为这些腿脚不便的孤寡老人们理发,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趣话,给他们解解烦闷,我觉得非常充实与开心。”
如今,不光光是老年人,村里请他理发的村民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为乡亲服务,柴有毛用理发结余的收入,在村街道购买了一间闲置的房屋作为理发店,专心为村民理发。
感恩、积极、善良,这些特质给与心灵以希冀,在逆境中坚忍,在顺境中回赠,使得生命的弧度更加丰满。柴有毛的爱心理发店俨然成为马渡村脱贫攻坚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