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抗战老兵焦福坤回忆抗战故事
来源: 柏雪 季云冈 2020-09-02 15:26:43 责编: 何兰

170412817928

家住凤凰城一期小区的焦福坤,经历了抗日战争,参加了鄂西北会战,如今他已经101岁,对于当年的经历,老人说,别人不问他不愿意主动提起那段岁月,因为想起那些战友们英年早逝,他总有一种锥心的痛。9月1日,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老人的家里,听他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看看百岁老人的现在生活。

峥嵘岁月

1920年5月29日,焦福坤出生于合肥市西七里塘曹坊郢。1939年任国民党第16军预备第1师第1团第5连第1排少尉排长。

1937年他年仅十七岁。七月七日,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八年全民抗战。“1938年正值日本侵略中国,全国各地进入备战状态,我当时18岁,因为国家兴亡,祈福有责,与家人反复商量后决定报名参军。我的母亲送了我20多里路,对我说:出去不要想家,男孩子要为国家出力,等你把日军打回去再回家!”在述说那段抗战历史时,焦福坤老人声音有些哽咽。同年秋天,其父在家中过世,他也是五年后才得知此消息。

1938年,焦福坤在陕西商县加入学生队。1939年在担任16军预备第1师第1团第5连任司务长半年之后,提升至少尉排长。1940年为阻止日军西进,焦福坤所在的16军包括军长董钊,团长吴怀倾,连长赵轮飞,在陕西禹口死守黄河口一年多。日本人想要进关中入川,必须要经过禹门口强渡黄河。老人记忆中,有一次战斗足足打了三天三夜,先是大炮轰,随后又是飞机狂炸,冒着枪林弹雨,焦福坤和战友们埋伏在河边,将乘羊皮筏子想要偷袭的敌军一网打尽。这场惨烈的战争,也让焦福坤失去了很多战友。“上尉连长岳伦奎,中尉排长施国义,少尉排长马振中....这么多年了,我从不敢忘记他们的名字。”

两年后,队伍进入休整时期。焦福坤考入黄埔军校七分校第十七期步民科。经过两年系统的军事学习,1943 年,焦福坤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到了国民革命军三十四集团军第四突击兵团,任团军事主任。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共进行了22次大会战,其中最后一次是鄂西北会战。而西峡口战役则是此次会战中最激烈的一战。在战斗中,焦福坤代理第一营营长,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拼杀。在这次战役中,二营三营的营长都牺牲了,焦福坤侥幸存活下来。一次,一个子弹从他身上飞过,穿过了他的腋下,将衣服打了一个洞,但他却毫发未损。还有一次,他从前一辆军车上下来到后一辆军车上拿衣物,结果前一辆车遭到炮袭,车上的人全部牺牲了。战争结束后,焦福坤进入了中央警官学校就读。还未毕业,全国解放,于是他又辗转回到了家乡。

 幸福晚年

焦福坤生有2个女儿,3个儿子。如今四世同堂的他在小儿子家颐养天年。目前,除了听力、心脏有些问题外,其他身体状况良好。每天他都喜欢静静地坐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黄昏时分,在子女的陪伴下,每天在树荫下拄着拐杖散步。多年的生活变迁,老人唯一保存下来的,就是他当年从军时的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早已泛黄,照片中的人,穿着军服,英姿飒爽。家人对这个老照片尤为珍惜,为老人将照片翻新放大了,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

“能够感受到抗战给老人留下了很深的感触。尽管那段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我们不能亲自经历,聆听讲述足以让我们每个人牢记历史。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国家永远需要英雄,老兵更不能被遗忘。”青阳路社区工作人员说。(柏雪 季云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