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审计局:探索植入绩效目标,扎实推进投资审计转型
来源: 2020-09-01 15:48:52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全椒县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审计署、安徽省审计厅和滁州市审计局关于投资审计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树牢“以绩效促提升”的审计理念,探索植入绩效目标,推进投资审计梯次转型,推动投资项目提质增效。

分步“梯次转型”。坚持分步梯次推进,积极稳妥推动投资审计转型。2018年,全椒县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全椒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通知》,严格界定投资审计范围,界定为财政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政府债务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占概算总投资比例50%以上的建设项目,或者不足50%但政府拥有控制权的建设项目;切实改变投资审计方式,改变为由建设单位委托社会中介跟审,审计部门仅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跟审项目进行复核复审。2020年以来,审计部门为全面落实“两个不得”要求,彻底解决“以审代结”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专题报告县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将价款结算整体移交县财政部门,深入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同时,积极拓展投资审计广度,将审计监督延伸到政府投资项目全链条,覆盖项目审批、招投标管理、工程管理、投资控制、工程款支付及时性规范性、竣工决算等全过程,改变重造价轻管理现象,让审计部门回归“主业”,让审计监督回归“本位”,也让地方政府逐步丢掉在项目价款结算方面的“审计拐杖”。

植入“五大绩效”。围绕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两大环节,在项目审计中植入五大绩效目标,聚力推动投资项目管理再提升。植入政策绩效,围绕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投融资政策、资金政策等情况开展审计监督,促进相关政策性项目尽快完工落地,提高项目质效,防范金融风险;植入规划绩效,从总规、详规、专规三个角度审视项目合规性,同时,审查项目自身规划的变更和落实,审核建设项目是否按期达到规划的功能要求;植入法规绩效,关注基建程序的执行、建设管理制度的落实,重点审查项目立项、可研、环评等前置程序规范情况,项目单位和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5方主体机构健全情况,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变更管理、档案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制度落实情况,维护项目建设合规性,提升项目管理规范性;植入资金绩效,严把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等“五算”关,重点审查项目资金保障、项目预算与建设进度匹配性、设计变更、征地拆迁等内容,严格投资控制,规范资金支付,提高投资效益;植入目标绩效,查看围绕项目进度、功能、环境目标等完成情况,从推动功能完善和生态保护等角度加以分析,促进项目功能提升。

当好“三个角色”。当好规范政府项目的“守门员”。两年来,审计发现了政府投资项目问题50余条,逐条提出审计建议,督促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对个别问题,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揭示问题,指出症结,推动整改。当好建设廉洁项目的“维护者”。对问题线索分层向县纪委监委、主管部门、被审计单位派驻纪检组移送。2019年,在某镇和平新社区安置房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工程一期土方平整涉嫌虚假招标和违法转包及部分路基工程量涉嫌重复计价等问题,立即移送县纪委监委,并建议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查处。当好解决焦点问题的“一线兵”。对涉嫌违纪违规问题,通过分层移送形式,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涉及项目规范等一般问题,通过审计建议、审计专报等形式,督促建设单位切实整改,并建立健全长效制度;对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焦点问题,交由建设单位提交政府专题会议形式加以解决。(陈庆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