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最近有什么活动?”“文体活动场地怎么申请?” 在安徽省合肥市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经常和居民畅谈社区服务。
一、凝聚多方力量 齐力参与协商
社区推行“三社协商”议事制度,是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三社协商”议事制度以居民议事点、党员议事室、微信议事群为平台,主要采取会议协商、对话协商、网络协商等形式,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其中,校社协商主要是校园内公共事务管理、校园秩序维护、文明创建工作等内容;企社协商主要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协调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物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民社协商主要是为辖区的特殊群体做好保障,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协调解决辖区群众的诉求。
龙河路社区与安大龙河校区建立校社协商议事制度,开展共建共治。同时,社区与辖区企业建立企社协商、与居民代表建立民社协商议事制度,旨在调动各方面力量,更好推进社区治理。
二、协商议事月月有党员场场其参与
“学校和社区,企业和社区,居民和社区,双双搭建平台,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议事协商。”8月19日,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构建社区治理模式“三社协商”强调多方参与,社区、学校、企业以及居民,以会议、对话、网络等形式共同治理的协商议事在社区开展。
校社协商的主体为占辖区总面积85%以上是安徽大学龙河校区;企社的主体为辖区内的非公企业及物业公司;民社主体则为“民治”协商理事会成员,主要是由小区楼长和楼长、社区骨干等。“定期开会协商,至少每月一次,支部党员出勤率达到百分之四十。”龙河路社区负责人介绍,由学校、企事业单位物业、以及楼长收集各种问题,协商解决,共同治理。
三、搭建共同治理框架 打造“三心”社区
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社会服务中心是街道级的社会组织枢纽平台,坐落于龙河路社区内,为龙河路社区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以“提供创新平台、助力公益团队、建设美好社区”为宗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龙河路社区近年来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构架,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三心”社区。
龙河路社区通过以党建引领“三社协商”为抓手,准确把握校社协商、企社协商、民社协商的角色定位,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队伍为支撑的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社区。统筹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合理配置驻地单位、社会组织、在职党员等力量,做好各类组织、加强党员群众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动态需求。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中关键力量,是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良好媒介,志愿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基于龙河路社区“三社协商”的社区治理新机制视角,助力社区议事骨干的培育,有助于议事协商能力不断提升。
四、激发居民骨干活力 增强社区归属感
龙河路社区建设龙河公益服务平台,以“党员带头示范、志愿者广泛参与”观念组建志愿服务联盟。结合辖区内的党员先锋、高校资源、医疗资源、驻地单位和其他专业人才资源,加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力量。
“不要随便接陌生人的电话,更不要乱点手机上的链接。”龙河路社区西园南村里,志愿者张尚秀在小区楼道门口贴上防诈骗的宣传告示后,又开始不停地向居民念叨起来。今年69岁的她性格豁达开朗,在教师岗位退休后,得知社区推进“五好小区”建设需要党员志愿者,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能参与社区建设,继续发挥余热,是每个居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张尚秀说道。
走街串巷、文明劝导、发现安全隐患……居民生活无小事,在张尚秀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老党员加入进来,他们给自己起了名字——“60后”党员志愿服务队,目前该队伍由12名退休党员组成,平均年龄为六十岁以上。含饴弄孙的年龄本该在家安享晚年,这群银发志愿者依然热心公益,乐意为大家做事,能帮的帮一把,能管的一定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不过夕阳红”。(倪惠惠 王晨晨 仲名山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