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每个周六都来这里买这家豆腐皮,回去放在老鸭汤里一起煲特别好吃,我家老人、小孩都爱吃。"合肥市西园街道光明社区"皖垦第一届助农市集"自8月8日火爆启动至今,已经举办三期,不仅帮助受灾企业和受灾农户销售滞销产品,同时也深受周边市民的欢迎。
"今天上午3个小时销售的豆腐制品,是我们受灾前一天的销量。"来自全省多个灾区的优质农产品聚集一起,合肥市民心系家乡的味道,半天时间抢购一空。来自灾区舒城干汊河的余氏豆腐坊老板准备全天销量的产品,三四个小时就卖完了。据介绍,当日市集上的农产品约70多种,近万市民来抢购,销售额超10万。
光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发起助农市集的目的是帮助灾区解决滞销农产品。当日市集上的农产品基本覆盖全省主要灾区,如舒城干汊河、铜陵枞阳、阜阳阜南等,产品包括豆腐制品、大米、葡萄、莲蓬、挂面、生姜、土鸡蛋、黑猪肉等共70多个品种。"并不是说灾区滞销的产品就不好,今天来的都是当地非常好的土特产。"
据介绍,当日的农产品都是各地地道的拳头产品,进场产品都有严格要求,经过前期走访、试吃、检测,"生鲜都是农户现采摘的,质量上乘。"
徐女士来自舒城,是余氏豆腐坊的老板,她介绍,家里的豆制品主要在县城农贸市场销售,市场被淹后,每日的销量锐减,参加这场市集,希望能生产自救。"凌晨一点就起床了,带来的产品相当于以前一天的销售的量,但今天大概3个多小时就卖完了。"徐女士带来的有豆腐、豆干、梅干菜等,其中豆腐300块,从6点开始,摊位前挤满了消费者,不到10点就被抢购一空。
当天,来自五十中西校的学生们也来到现场,当起志愿者。他们在现场举起"首届助农大集市"的广告牌,向周围居民介绍本次活动,呼吁大家为受灾企业助力。志愿者赵一舟表示,"参加此次活动很有意义,能够为受灾农户献上一份力,感觉十分自豪。"
据统计,当日来自灾区的优质农家味道吸引了近万名热心的合肥市民,销售额共10万余元。光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销量好的农产品,将有辖区内的超市长期合作,帮助推广销售。该助农市集共有四场,已经开展过三场,本周六将安排最后一场。(王鹏 王洁 高桂莲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