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桥汛情急 “好人”来助力
来源: 丰慧 胡小萍 2020-07-29 17:14:37 责编: 李飞鹏

安徽日报

近日来雨水不断,防汛工作持续处于紧张态势,汛情就是命令,危急时刻总有一些身影让人为之动容,他们主动参与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彰显模范担当,他们就是峨桥镇的“身边好人”。

赵善先,敬业奉献芜湖好人。佘村村公开召集防汛志愿者,赵善先听闻消息后,便主动加入防汛志愿服务队。年近七旬的他,这已是第四次参与大型防汛工作。起早贪黑,他从不懈怠;每两小时的巡堤,他都认真仔细,确保不漏一处安全隐患。到了饭点,他榨菜泡面解决一餐,一刻也不曾离开岗位。夜间值班,大家也劝他打个盹,他总毫不犹豫的说:“大家都在坚守,我要和大家在一起,出现险情我能第一时间帮上忙!”

俞爱社,孝老爱亲芜湖好人。听说村里圩埂上防汛巡堤人员紧张,64岁的芜湖好人俞爱社立刻将家中瘫痪在床的老伴安顿好,穿上雨衣雨鞋迅速赶到峨溪河圩堤上,她和其他防汛人员在堤坡上“一字”排开,用铁锹边检查堤坡边缓慢前行,及时排查风险隐患,不放过任何角落。此时已是她在圩埂上巡堤排险的第5个日夜天。

徐新华,孝老爱亲芜湖好人。去年她捐肾救兄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如今受持续降雨影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徐新华不顾大病初愈的身体,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毅然投入到防汛工作中。沟渠因积塞而淤堵,她穿上雨鞋扛起工具,将淤积的位置一一疏通,衣服被雨水、汗水浸透,孱弱的她全然不顾,继续坚守。她不顾家人和同事反对,说自己的身体恢复很好,要为防汛工作出一份力。简单的话语流露出不平凡的精神。“谁说女子不如男”,徐新华用实际行动给“芜湖好人”这个光荣的称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强海荣,敬业奉献三山好人。自防汛开始,他便辗转在各个防汛点,背着急救箱,带上急救药,为一线值班人员量血压,查身体,准用药。基层防汛开始了多少天,他便在各防汛点流转了多少天。此外,他还主动联系村两委,自愿参加夜班防汛值守。晚上的他,脱去白大褂、穿上雨靴雨衣,便又变成了一位防汛于一线的战士,和他的“战友”一起踏上风雨交加的深夜巡埂之路。近期气温又剧升,强海荣医生担心防暑药物不足,他便自费从合肥买来药品(仁丹60盒,风油精30瓶,藿香正气水45瓶,氟轻松软膏30盒)第一时间送往村两委。不仅如此,他的父亲、大女儿、二女儿也都积极参与到了防汛抢险工作中来。

陈有龙,敬业奉献三山好人。他是一名三山好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自入汛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24小时上堤巡查,排查隐患。以军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防汛工作中。20多天来,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都是匆匆回家换了衣服就又赶到防汛点,累了就躺在简陋帐篷下的靠椅上小憩一会,饿了就和防汛人员一起一桶泡面、一块面包草草解决。“作为党员和退伍军人,我要担负起共产党员的责任,践行军人的使命,为家乡防汛抢险做出应有的贡献!”陈有龙说道。

一位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他们没有在“好人”的荣誉面前止步,而是以“好人”称号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那淳朴的“初心”去完成刻在生命中的“志愿服务”事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初心不忘志愿情,“好人”助力勇担当。(丰慧  胡小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