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洲村的防汛责任段是从上江坝至中外运码头,全长1.5公里,共设有两个防汛棚。在1号防汛棚里一直驻扎着三名女同志,她们和男同志们一起同劳动同作息,坚守在条件艰苦的防汛点上,参与紧张的防汛抗洪抢险任务。
生性刚强无畏忧伤,负重坚守我可以
周利红,女,1987年出生,团洲村党总支委员,负责财务工作。就在上大堤的前一周,她才刚刚做完一个小手术,身体尚未痊愈的她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奔赴防汛战场。每天和其他同志一样巡堤查险、顶风冒雨、彻夜不眠。有时候一圈走下来,虚弱的她浑身倍感无力,腰疼的直不起来,她就坐在埂上歇一小会,然后继续跟上。因为接连熬夜,身体本虚弱的她开始严重感冒,头疼欲裂浑身无力,嗓子也严重发炎说不出话来。同事们都关心的叫她回家继续休养,然而她却坚持说“没事,撑一撑就过去了!”。就这样每天拖着虚弱的身体顶着重感冒24小时不停歇的参与巡堤工作,从没有懈怠。
巾帼不让须眉,用行动书写新时代女性的靓丽风采
杨菲菲,女,1987年出生,团洲村党总支委员。无论是防疫还是防汛,在她身上都彰显着“巾帼不让须眉”。面对此次严峻的汛情,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24小时防汛值守,把两个女儿交给年迈婆婆。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防汛工作上,每天到岗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人员是否全部到齐,查看巡查记录是否记录完整,穿上雨靴、拿上铁锹同村民一道沿着1公里的责任范围,严格实行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查,不留死角,不忽视细小,同时监测水位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出现的险情。不论是清障、送物资她都默默坚守,一连十几天的防汛工作,她都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子对自己降低要求,她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靓丽风采。
90后的青春力量,“老同志还在,我也扛得住!”
张永花,是一名“90后”,团洲村村委会委员,分管妇联、卫生健康工作。7月6日入汛以来,张永花已经连续17天一直坚守在防汛1号点。别看她是90 后,干起活来不比别人落后,一件雨衣、一双雨靴、一把铁锹就是她的防汛装备。不管是夜间下大雨,还是在蚊虫、毒蛇横行的江堤上,她总是带头在夜间不间断来回巡查,查看渗水点,用手机拍照,认真做好记录,向上汇报情况。在点上,因为分管卫生工作,他还充当着点上民工健康卫生“联络员”的角色,为在一线防汛的村民准备好日常急救药品,发放防暑降温药。因为连续熬夜她的脸色有些苍白,同事们叫她早点回去休息,她却推辞道:“老同志还在坚持,我能扛得住!”。
防汛抢险救灾的战斗仍在继续,面对严峻的汛情,团洲村女干部们没有退缩、没有犹豫,立足自身、主动作为,处处彰显出巾帼英雄的风采,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巾帼赞歌。(周利红 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