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强克平,男,1994年生,现住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响水涧村,是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主要事迹:强克平参军入伍前就立志要保家卫国,多年来他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诺言。从新冠肺炎的突然来袭到今年7月的抗洪救灾,他一次次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从“迷彩绿”到“小红帽”,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初心。
主动请缨,风雨无阻从未缺席。新冠肺炎的突然来袭,冲淡了春节的欢乐气氛。他看到村干部披风戴雨的挨家挨户对村内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就很想为村里“出点儿力”,但又怕自己贸然出去没帮上忙反而给村干部的工作添了乱,直到他看到响水涧村招募党员志愿者的倡议,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终于可以使上力气了。于是,大年初四的清晨,他就到响水涧村委会找到他们支部书记自愿请战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从对疫情的模糊状态,到对村民的问题“口罩怎么带、酒精怎么喷”都能应答如流,再到协助村干部设立防疫劝返卡点。每天他都来到响水涧村人流量最多的安置小区劝返点“打卡”,摸排、打卡、劝返......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一个多月来,风雨无阻从未缺席。他说:“疫情不结束,我就不会后退,我要一直坚持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刻。”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着入党积极分子的决心和态度。
冲锋在前,尽显军人本色。今年7月初,持续降水,长江水位持续上升,已超警戒水位。在急难险重时刻他又站了出来,加入到防汛工作中来。
“家乡进入汛期,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94年退伍“老兵”强克平说。汛情告急,他主动报名参加防汛民兵应急队伍,简单打包行囊,迅速赶往保定街道新城社区段江堤,奔赴防汛抗洪第一线,用英勇无畏谱写“迷彩绿”。他面对汛情,勇敢逆行,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人民子弟兵的忠诚本色。针对存在的防汛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由于杂草树木极多,造成防汛工作的一定难度,为消除安全隐患,风雨中,他绿色的身影穿梭在防汛一线的现场,对防汛路段进行不留死角、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清障工作,那动人的“迷彩绿”成为了能让群众安心的颜色。防汛清障、帮转移、搬物资、清淤泥,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修堤坝、保良田,战洪魔、守家园,在抗洪抢险一线,他是彻夜奋战“逆行”者。
“履历不凡”,志愿服务不是偶然。强克平说:“其实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我做的只是一个中国青年都该做的事情。国家只要需要我,我就不会缺席。”
通过与强克平的聊天中得知,这个小伙儿年纪轻轻却履历不凡,2013年他参加了7.22甘肃岷县5.6级地震救援,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2015年他参加了新疆喀什上阿图什市的维稳工作,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2019年他代表三山区人武部参加安徽省“四会”教练员比武考核中荣获第一名的骄傲成绩。另外,强克平在志愿值守之余还捐献了500元用作疫情防控所需。他是第一个主动捐款的普通群众,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主动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
“迷彩绿”变身“小红帽”。从甘肃岷县5.6级地震救援到2015年新疆喀什上阿图什市的维稳工作,从新冠肺炎的突然来袭到今年7月的抗洪救灾,他是彻夜奋战“逆行”者。从最美的“迷彩绿”变身最美的“小红帽”,改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他的赤诚之心,他用自己朴实的行动履行了当初保家卫国的承诺。军人退役不褪色,他们用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用血肉之躯筑成最坚固的长城,再显军人本色!(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