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眼中的夏根生是一个瘦小的老头,很平常,很普通,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夏”,提到他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可能干了”、“非常热心”、“联群村大管家”类似这样的评价。40多年来,夏根生默默无悔地干着平凡的工作,而且身兼联合圩大坝排管站管理员、防汛物资管理员、联群村环卫队队长、老乡政府管理员数职。虽然工作繁忙,但他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心没有变。任何人有需要找他,他都会匆匆赶到热心帮忙,从无怨言,他为了建设美好联群村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邻里的贴心人
在村民眼里不仅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更是邻里的贴心人。夏根生的老伴患有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来,照料老伴、抚育子女,一家老小生活全靠他一人上上下下忙活,生活重担不仅没有磨灭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生活激情,他对街坊四邻还特别感激。几十年来,不论村里谁遇到困难,夏根生都会第一时间到场帮忙张罗,忙前忙后,出力献策。对村里的老人他会特别照顾,帮助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与老人交谈散心。他经常教育子女,“我在家一切都很好,你们在外一定要安心工作”。
联群村的美容师
夏根生担任联群村小扫员队长已有19个年头了,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起来清扫自己负责的路段,路上的每一张废纸片、每一颗烟头,对路牙阴沟、边角等清扫过程中易产生的盲区,总是进行彻底的清扫,坚持扫好每一段路面,清扫好每一处死角。作为小扫员队长,他经常干完自己的活还继续留在路面上帮助其他同事一起干,仔细检查一下路段保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有新成员加入,他总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毫不保留。让每一位同事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工作效率。2002年,作为村民代表,参加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
在防疫斗争中,他第一时间加入疫情防控一线队伍,一刻也没停息,从摸排返乡人员到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劝阻村民少聚集少出门等等联群村处处都有老夏身影。“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很严峻,咱们每人负责一条街巷,挨家挨户地喷洒消毒液,特别大街小巷、旱厕、垃圾桶等要重点消杀,一个都不能落下。”他积极做好防疫村居每日消杀工作,确保村居环境整洁。一直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
水利老专家
18岁担任联合圩大坝排管站管理员以来,面对工资低,责任重等困难,他总是尽心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从1995年开始,有着25年防汛经验的“老防汛人”,只要出现汛情,他总会第一时间主动加入到一线防汛队伍中,手把手传授防汛经验,指导年轻人尽快熟悉掌握防汛相关要诀。对渗水的处理,河道沟渠内的杂草、淤泥清理、沙袋的码放等等防汛诸事,夏根生都是冲在最前面,这位“技术指导”得到了大家的充分信任。在联合圩发生险情时,他主动下水,封涵洞,为安全及时安置百姓提供了保障。谈到这些,他总是淡淡地说,我已经在联合圩大坝排管站工作了这么久,多少熟悉一点。
今年汛期,长江芜湖站水位越过安全水位线,担任过排灌站电工的“老夏”,又开始忙活起来......带队来到险要圩口,连夜抢搭防汛棚、架电线、加装照明灯泡,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才将11个防汛应急帐篷抢搭完毕。待长江大堤三山区域段,全面安排部署防汛人员值守后,他顾不上自己年迈的实际,又带队沿着岸线,在最短时间内抢搭了22个防汛应急帐篷,确保线路、照明正常运转,保证了全体值守人员第一时间进驻其中。值守人员有了临时落脚点后,村干部考虑到夏根生老人岁数大、家中还有患病老伴需要照顾等实际难处,纷纷劝说他多回去休息,多保重身体。然而,这位“老防汛人”却坚持不下“火线”,执意继续坚守在防汛责任段。而这一坚持就是多日,并仍将持续下去。
防汛的好管家
除了给防汛提供“技术指导”外,他还负责22个值守点照明工作。每天早上七点,晚上五点,每天两趟,风雨无阻,及时送电和关闭,来回路程长达27.6公里,耗时一个多小时。常常会出现电瓶车供电不足等问题,他从不诉苦抱怨。同时他还承担了22个值守点的食品、饮用水等防汛物资的运送任务,直至目前转为统一机动调度安排。每天穿梭在每个值守点,解决了值守人员的后顾之忧,成了防汛的好管家。
“今年的水情不比历史上的那几次小,可能还会更大,但是现在有这么多的党员干部、村民在值守,我相信,我们是能够战胜这次洪水的!”夏根生老人坚定的表示。“我家里有生病的老伴,大家都在防汛,我怎么能给防汛工作拖后腿呢?我只做了一点我能做的事......”(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