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治理中,合肥市西园街道以“书记工程”将“五好”建设与街道特色工作“两委两站”深度融合,发挥“五社联动”作用,以专业社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更加精准高效,形成小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小区精准治理。
党建统筹,在整合资源中理顺关系
紧扣小区网格、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四个关键,突出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成立网格党组织55个,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配强核心力量,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55个党组织书记中,由网格长担任的15个、居民党员担任的40个,并从街居抽调55名党员业务骨干担任党建指导员。做强精准引流。依托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席会平台,落实“吹哨报到”制度,梳理“三个清单”71份,推动“四联四定”“党群连心桥”等优质资源向网格引流,与43家单位开展共建,认领项目54个,23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338名非自管党员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全面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为小区治理提供组织保障。
民主自治,在协商议事中凝聚民意
健全议事组织。把社居委“一居多会”机制功能向小区网格拓展,打造小区议事厅36个,在71个小区建立以小区党组织为主导的小区议事委员会。建立健全小区业委会30个,打造“红色物业”并与小区党组织联动的8个。丰富议事平台。构建由小区党组织书记牵头,选民代表、业委会、楼栋长、群众代表、物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议事平台,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小区治理协商。完善议事机制。推行“问题群众找、方案群众议、效果群众评”的自治机制,建立“开门问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依法办事、群众评事”“五步”协商议事规则。截至目前,在小区网格党组织牵头下,组织居民议事55次,解决问题70个。充分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实现诉源治理链条化。
压实网格,以精细管理促问题解决
打造网格之家。通过优化整合、腾挪调配等方式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居民睦邻点)24个,开展“微综管”“微服务”“微协商”的“家门口”式网格服务。健全网格团队。由社区“两委”成员、业务骨干担任网格长,从小区党员群众志愿者中选配网格员、楼栋长。构建由小区党组织书记牵头,网格长、业委会等多方协同参与的“1+3+N”小区治理团队。做实网格服务。将社区网格工作服务功能向小区网格植入,通过议事会收集需要政府、街居牵头的社会事务、治理难题,由小区治理团队负责一一落实。目前,结合“群众出卷我们答卷”实践活动,已高效解决了集中晾晒搭建、充电车棚改造、雨污分流整治、物业移交难、小区睦邻点打造、业委会成立等一批民生实事。在试点的名君家园小区,通过发挥小区治理“指挥棒”作用,一次性加装7部电梯,在全市属首例。
专业服务,以项目运作促小区和谐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了2个专业社会组织和10名专业社工,高标准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孵化。以通过“微服务”“微综管”“微治理”方式,促进居民自治更好发展。利用“五社联动”,打造具有小区特色的服务品牌亮点,传递正能量。目前,已培育群众性团队39支,960余人参加。围绕居家养老、文明养犬、环境卫生、安全巡逻等,开展了为霞满天、童绿童趣、好乡邻胜过亲、舌尖上的邻里情等小区网格微服务项目。
“五好”小区建设与“两委两站”的深度融合,有效地推动了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更加精准高效,形成小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小区精准治理,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