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最后一公里”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务实之举。泾县昌桥乡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不断扩展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昌桥村:扬子鳄亮相实践站
昌桥乡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国最大的野生扬子鳄保护基地中桥片区整体位于昌桥乡境内,昌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扬子鳄科普教育基地。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共筑“创新引领未来、科技点亮生活”的美好时代新风是科技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昌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实施以来,全力推动科学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服务村民科学素质能力的提升。2019年昌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迎来了几位重量级“嘉宾”,3条扬子鳄标本在展柜亮相,截至目前,来昌桥村参观扬子鳄标本人数已达到千余人,发放宣传画册百余份,举办扬子鳄科普讲座60余场次,进一步提升了“保护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昌桥村科技科普教育平台展教作用和功能不断显现。
接下来,昌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作用,常态化开展科技科普文明实践活动,重点开展针对贫困户的科普讲座和农产品种植培训,切实提升贫困户科学文明素养,营造浓厚科普氛围,助力脱贫攻坚。
孤峰村:新风堂里改旧俗
“这就是我们村里的新风堂!”沿着泾县昌桥乡孤峰村村民桂祖玉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座青瓦白墙的建筑,如今的孤峰村不仅仅经济得到发展,村民的思想观念也跟上新时代,这座新风堂便是村民移风易俗的见证。
孤峰村新风堂建于2008年,距今已有12年历史,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深化扩展,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转变,越来越多村民选择喜事新办,白事简办,新风堂越发热闹了。近年来,不少贫困户和党员也会在这里筹办,孤峰村书记严钧表示,新风堂免费提供场地,降低了贫困户办事成本,有钱没钱一样办事。移风易俗意识的入脑入心,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多年来,孤峰村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在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横幅、微信群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同时将移风易俗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引导广大村民节俭办事、厚养薄葬。文明和谐的乡风吹遍整个孤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童疃村:墙绘展示新风尚
一只画笔,一面墙,一幅幅传递文明、倡导新风的墙绘创意出炉,2018年省级中心村童疃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注重乡风文明和民俗挖掘,通过墙体手绘画,展示本土打粉丝、打年糕、篾匠编织等传统文化。走进童疃村,文化墙绘已经成了一道“随处可见的风景”。一幅幅生动逗趣的墙绘,为童疃营造出了一股浓郁文化气息。
昌桥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来,着力在理论宣传上下功夫,在移风易俗上花力气,在志愿项目上出实招,在群众满意上求实效,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引领乡风文明,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姚强 张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