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报名参军的青年里,泾县云岭镇有这样一位贫困家庭的青年——孙安云。他的父亲孙万根带他去村部报名时,这样说道:“全靠了党的好政策,我们全家才能过上好日子。现在我的儿子长大了,让他去报效祖国。”
孙万根,云岭镇天井村人,患慢性活动性肝炎多年,现在每个月药费需1000-2000元。妻子在儿子年幼时便离开了。同住的还有他单身的哥哥孙节才,胃癌手术花费了大额医疗费。2014年,该户因病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享受“351”、“180”等政策之外,每年还有全户低保11800余元、代交养老保险400元、代交城乡居民医疗保险750元等补助。
孙万根兄弟俩虽身患疾病,却不是坐等扶贫,而是积极主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价值,脱贫致富。孙万根凭借他的砖匠手艺,常年在南陵、泾县等建筑工地做散工,年收入30000元,今年又在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就业。孙节才没有弟弟那样的手艺,便养起了5条牛,年收入可达8000-10000元。村里和帮扶干部还帮助他申请了“金融扶贫”贷款30000元和特色种养补助4000-4500元每年。2016年,便实现了稳定脱贫。日常生活中,兄弟俩为人也是忠厚老实,待人热情,孙万根还将他的手艺教给村民,并在外出做工时带上他们一起,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这样一个面对困难毫不抱怨、反而积极向上的家庭中,孙安云自小也是非常懂事、努力进取。初中毕业时,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成绩不错的他毅然选择了宣城市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享受雨露计划补助每学期1500元、2019年村里还为他争取了困难学生资助1500元。去年孙安云在外地一个单位实习,原本已达成协议今年一毕业便正式就业,然而,当得知国家2020年征兵报名的消息之后,孙安云再一次毅然决定要参军报国,父亲孙万根对他的这个想法非常的支持,也非常的欣慰,父子俩很快便去了村部,由村干部帮助他在征兵网上郑重地提交了自己的信息。
孙万根,脱贫路上不等不靠、自立自强,脱贫后饮水思源、知恩感恩,在平凡中传递出不平凡的正能量。(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