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泾县泾川镇石山村泾县宣鲜蔬果种植有限公司采访,了解该公司水果、蔬菜种植和花卉盆景、绿化苗木等“绿变产业”“产业变绿”情况,感受该公司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该公司紧邻泾川镇石山村205国道边,与台泉寺隔路相对。该公司占地1100亩,拥有葡萄采摘园120亩、果蔬立体种植园200亩、花卉盆景园100亩、城市绿化苗木660亩,是一个集生产、种植、育苗、花卉盆景培育以及桃子、李子、梨子、葡萄、西瓜、草莓等水果种植为一体的大型苗木、蔬菜、水果基地。
顶着炎炎烈日,记者沿着园区的砂石路走进了蔬菜基地、水果基地和苗木基地拍照,并与园区工作人员对话,详细了解绿色果蔬种植、苗木管理等情况。
交谈中,得知泾县宣鲜蔬果种植有限公司与泾县景川苗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陈学庆是“景川苗木”的负责人,得知记者来到果园,开着皮卡车赶了过来。
陈学庆首先带着记者走进了今年刚刚挂果的李子基地。走进果园,他随手摘下了红彤彤的大李子,向记者介绍说:“这个李子叫红宝石,是从外地引进的品种,第一年栽下去,第二年就能挂果,以后一棵大树就能长100多斤李子。”他指着手上的李子接着说:“你看,这个李子个头大、色泽好、口感甜,吃起来甜丝丝的。”说话间,记者看到李子树底下铺满了桑枝,陈学庆笑着解释道:“这30亩李子要早结丰产,基肥、追肥必不可少。作物秸秆、绿肥、落叶、羊粪等都是李树的基肥,李子树养护得当,不仅关系到挂果多少,还关系到产品质量。我们所有的水果基地施肥都很讲究,为的就是让顾客吃到绿色环保的放心水果。”
顺着路往下走,记者又参观了水蜜桃基地、梨子基地。在水蜜桃基地,工人们忙着给桃子套袋;在梨子基地,陈学庆发现梨子树挂满了果、压弯了枝,赶忙弯下腰疏果。他说:“人工疏果就是要根据果树特性、坐果、树势等情况,有计划地控制疏果量和果实的布局。这项工作与果子套袋一样费劳力,劳动力成本高。”
在百亩葡萄基地,记者发现大棚里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丰收在望,半个月之后就可以上市了。
67岁的陈维新是苗木培养、修剪、造型高手,公司的千株红梅、300多棵红花继木、600多株映山红等苗木,全靠他打理。他常年在烈日下劳作,晒得黝黑,但是身体健康,手脚麻利。他亲手造型的珍贵盆景,远销沪苏浙皖等各大城市,万元以上的盆景比比皆是。
走走停停,停停看看,记者与工人们交谈聊天。64岁的陈寿宝是石山村鲍村人,是该村贫困户。他说:“今年,公司种了50亩豇豆,用的是菜籽饼和农家肥,先发酵,然后再用,能确保种出来的蔬菜天然绿色无公害。”问起每年在基地做工情况,他高兴地说:“我常年在蔬菜基地做工,一个工120元,每年超过200天,一年做工收入就超过2万元。”交谈中,陈学庆告诉记者,该公司优先安排当地贫困户就业,陈小天、邱新华、徐八斤、胡京、赵小风等20多个工人常年在公司做工,忙碌的季节用工人数超过了50人,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和附近村民就业致富,助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泾县宣鲜蔬果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永保向记者介绍说:“我公司以‘生态泾县、绿色发展’主基调,在‘产业变绿’和林下经济上下功夫,采取‘农业+林业+旅游’模式 ,林下套种黄豆、青菜、豇豆等蔬菜,果园放养鸡,打造生态观光园,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前,我公司已投入60万元,完成了伏梓溪畔田园综合体规划。下一步,将在我县农业局、水利局、旅游局、泾川镇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项目推动发展,逐步着力打造园林式、生态式、主题式、沉浸式现代农庄,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蔡盛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