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泾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通过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等工作,多点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期间,该县税务部门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落实支持脱贫攻坚的各项税收政策,“起承转合”间留下浓墨重彩。
起——政策助推企业起航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转变为真金白银,对增加乡村经济收入、聚力扶贫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泾县税务局积极宣传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回乡办厂,并主动辅导、帮助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涉及家禽养殖、宣纸原料、茶叶种植等方面,助推贫困户增产增收。
“回乡创业还是听到税务干部到村里介绍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我才下定决心拉着大家一起干。”泾县亿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丹峰常年在外打工,放假回村恰逢村里邀请税务干部做创业帮扶宣讲,当了解到合作社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减免优惠后,才起了创业的念头。两年来,在税务局的贴心辅导下,合作社越办越好,全村有30多人在社里工作,改变贫困户“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所有人积极合力做好社里的事,茶叶销售由以前散户茶农等人上门改为专职人员外出跑市场,“垅青兰茗”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承——暖心承接产品购销
日前,家住泾县泾川镇岩潭村贫困户喻取名家院里十分热闹,老喻跑进跑出,邻居在帮忙将腌制的萝卜干装瓶,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干部小朱则帮着将皖南酱菜打包入袋,大家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特别感谢县税务局和朱队长的帮助,今年疫情导致原来的合作单位停业,东西滞销,还好朱队长联系税务局消费扶贫,帮我们重新打开销路”,忙碌中的喻取名道出了开心的缘由。
一直以来,泾县税务局鼓励干部发动亲朋好友优先购买贫困户产品,加上工会帮扶、活动采买等方式,“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助推贫困户种养成果转换。今年3月份,泾县税务局通过摸排发现疫情期间不少贫困户的农产品存在滞销,立即组织“消费扶贫”“爱心助农”等活动,帮助销售莴笋、青菜、香菇、鸭蛋、木耳等农副产品20余种、约2000余斤。
转——税收红利入农户手
安徽深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和生产为一体的设备制造企业,2020年2月针对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短缺及贫困户无法外出务工的情况,公司法人吴小星决定投资500余万元,新增防疫口罩生产线。据吴小星介绍,当地税务部门在深蓝公司发展中给予太多帮助和支持,为公司提供跟踪服务,去年公司累计享受税收减免90多万元,获得了一大笔可支配资金。
谈到新增口罩生产线,吴小星强调说:“税务部门减免的真金白银是国家给的钱,用到扩大生产和提高职工薪酬上是最恰当的。在税务部门帮助下用足用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税企合力,积极‘反哺’贫困户。”深蓝自动化帮助村民实现近距离就业、长期性受益,与当地贫困村合作发展产业,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全村23名贫困人口就业、121户贫困户享受资产收益分红,平均每户分红资金2065元。
合——税企合力就业扶贫
“疫情暴发后,我们旅游行业受到冲击较大,还好疫情期间税费优惠政策就一直在给我们鼓劲,缓解了很大压力。”倪贝青是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该公司是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解决了当地150余人就业,并长期为贫困户安排固定工作岗位49个。
今年3月,倪贝青就接到泾县税务部门电话,告知可以网上办税、申领发票,还可以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等,并将税融通贷款、增值税、社保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介绍给他。据悉,得益于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企业免交了一大笔钱,降低了用工成本,更加有信心复工复产。
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落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大礼包”在派发,税务部门积极落实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用看得见的行动写实扶贫“大文章”。(徐丽敏 吴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