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行走议事” 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来源: 2020-06-08 19:11:46 责编: 陈亮

安徽日报logo

日前,合肥市蜀山区启动开展"群众出卷 我们答卷"实践活动暨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活动,以"走、听、研、办"方式回应群众期待,让蜀山发展惠及更多居民。积极响应蜀山区委、区政府号召,蜀山区三里庵街道党工委以竹荫里社区西园新村小区为试点,打造“行走的议事厅”,建立“小当家、老街坊”睦邻点,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矛盾,从群众需求为出发,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1

打造“行走的议事厅”,打通“民声”最后一百米

西园新村小区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竹荫里社区努力探索,对这块“试验田”对症下药、“精耕细作”。

为了解百姓心声,竹荫里社区开展了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我们发现,居民一坐进会议室,会比较拘谨,往往是夸奖的多、批评的少,空话套话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少。”竹荫里社区负责人孟霞介绍道,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委以小区亭院为落脚点,探索推广“行走的议事厅”,把居民议事会从社区会议室搬到了居民小巷里、议事广场上、楼院凉亭下,大家围在一起,围绕邻里关系、楼院建设、社区治理拉家常、聊工作、提建议。

2

针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能够现场解决的,由各党支部现场解决;对暂时不能立即解决的,由社区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党建项目,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召集问题涉及的单位共同研究分析解决,形成“社区主导搭台、群众主角唱戏、街道引导保障、共建单位参与”的工作格局。

通过行走议事的方式,社区先后解决了便民通道的搭建、西郊供销社24户居民燃气出户、龙河路边油烟污染整治、小区树木过密影响采光等问题30余件,群众满意率超过98%。

建设睦邻点,构建邻里互通“和谐港湾”

“我西园,真美丽。清垃圾,不落地。扫细尘,见本色。灭虫害,特给力。西园湖,莲翠碧。绿荫浓,爽空气。花怒放,争吐芳……”稚气懵懂的童谣声从合肥市蜀山区西园新村的小当家睦邻点中传出。

“《西园新村童谣》是居民们结合社区生活与切身感受共同创作,也是我社区“五好”小区建设中居民自治的体现”社区负责人介绍。竹荫里社区结合老旧小区特点,以小区亭院为落脚点,依托社区配套办公用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发展服务中心、辖区单位资源,面向青少年群体,建立“小当家睦邻点”,面向老年人群体,建立“老街坊睦邻点”。结合“行走的议事厅”,完成问题的“征集、确认、建账、协商、回访、总结”。

3

​在睦邻点,退休的大爷大妈,放假的孩子常结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互帮互助解决家门口的琐事、难事,有的还成了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社区各支部书记主动带领党员走街串巷,在行走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还积极发动辖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全面清理垃圾杂物,保洁小区环境,打造网格特色。现如今,走进小区的各支巷,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四处张贴的小广告和居民堆放的各种杂物,而是居民文明公约、六里文化剪影、党建“红色角”等。

 竹荫里社区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议事厅服务功能,搭建网络征集意见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听取民声。线上依托品位三里庵等微信公众号、竹荫里大事大家议QQ群、微信群等网上平台征集民意问题;线下“行走议事”,让群众“发声”社区回应,进一步将“自治权”交到居民手中,真正做到居民自己的事居民自己解决。力争建立一个环境优美、邻里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自治家园”。(郑婷婷 仲名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