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理发不仅比外面的价格便宜,手艺还好,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有了这样的便民服务更觉得温暖、贴心、安全”……步入合肥蜀山区西园街道名君家园小区,这样的话语不绝于耳。
日前,蜀山区研究制定了《关于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西园街道主动作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解难点疏堵点提升群众幸福感。
疏通堵点 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
走进名君家园小区睦邻点,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水墨山水画,书画坊、居民议事厅……便民服务室里一老一少边理发边乐呵呵地聊天,画面温馨感人;一旁的共享空间里,一位老者品茗阅读。
这个睦邻点是今年4月份结合蜀山区创建“五好”小区建设专门打造而成。西园街道光明社区对之前的物业办公用房进行改造,内设居民议事厅、便民服务室、共享空间等。“我们整合资源相应成立了自己的葫芦丝队、模特队、舞蹈队、合唱队等6支文娱队伍,更好的满足居民需求。”
据悉,名君家园小区2000年建成,17栋楼房住着440户1218人。小区内共有184名党员,党员数多,人才济济,但却群龙无首。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实现基层党建向居民小区延伸,更好的助推小区物业和业委会工作,凝聚更多党员力量在小区发光发热服务民生,光明社区成立名君家园小区党支部,联合驻地支部,加强对小区物业、业委会事务的指导,打破原先各自为“战”的堵局,变一盘散沙为握手成拳,形成一呼百应的好局面,提高居民对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党员带头解决难点 提升群众幸福感
名君家园小区总人口1218人,其中60岁以上260人,占总人口20%以上。小区楼房普遍为6层以上建筑,部分年老又住高层的老人出行逐渐成为难题。网格长孙自平将这一现象上报光明社区,社区决定用加装电梯破解老人“爬梯难”。
但加装电梯牵涉到整个单元的家家户户,特别是底层住户、年轻住户以及经济困难户,实施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小区党支部的指导动员下,党员带头,积极宣传配合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最终,按照“单台单策,分步实施”推进。“一楼住户不掏钱,暂时不用电梯的二楼年轻住户,费用由其他住户先行垫付,以后想用,只要将分摊费用还付给垫付户即可。”
据了解,加装一部电梯大约需要50万,市、区两级政府补贴20万,余下的30万由用户商量分摊。在小区党员的积极推动下,首批就有7部电梯同时安装,目前已经进入机体调试阶段。
“80岁的母亲马上就能乘坐电梯上下楼了,一直纠结在心的石头终于落下了。”本来打算给住在5楼的母亲换房,社区加装电梯后,璇女士也不再为给母亲换房而纠结了。
党员户率先垂范,带头垫费,充分尊重业主意愿,难点迎刃而解,达到了将“好事办好”的目标。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了,幸福感也蹭蹭蹭上升。
多方协同作战,破解管理“痛点”
名君家园小区建成已有20年,屋面、道路等基础设施已逐渐老化。由于小区构成复杂,居民擅自在楼前绿化带毁绿建停车位、私设地锁、生命通道被堵之事时有发生。
为了彻底治“痛”,西园街道为其申报了老旧小区改造。为科学制订改造方案,小区党支部多次召开由社区、新任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参加的小区改造工作征求意见会。根据民意,最终确立改造整体设计方案。
“对于即将要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小区自治队伍,由熟悉此项工作的居民参与,跟踪监督质量和筛选施工队。”
名君家园小区只是西园街道在“五好”小区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西园街道上下主动作为,以党建为引领,按需定制居民需求,靶向服务,为扎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护航。小区党支部、物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合,事务共商,责任共担,协同共治。
据悉,下一步,名君家园小区拟将建立“兼合式”党支部,加强对小区物业、业委会的领导,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高桂莲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