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是皖北油桃大棚种植的重要地区,每年夏初,农民在销售大棚油桃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桃叶、废旧草扇子等生产垃圾。为解决生产垃圾过多的问题,葛集镇采取四项举措规范垃圾收运处理,为村民创设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一是实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该镇在11个村分别设置了垃圾集中投放点,并且在集中点安装宣传牌。让村民在规定时间段投放垃圾,倡导村民将可降解的垃圾合不可降解的垃圾分类处理。
二是推行生产垃圾不落地。该镇将不适合群众需求的露天垃圾池进行废除,用垃圾斗子或者垃圾桶代替。将垃圾桶装置上盖子,确保垃圾不暴露不飘散。目前,该镇废除废旧垃圾池100余个,配置垃圾斗子22个,垃圾桶集中摆放点44个,有效解决了生产垃圾乱落地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
三是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环境卫生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各村通过广播、发放倡议书等宣传方式,告知村民垃圾投放时间和投放地点,引导村民进行生产垃圾分类,将可降解的生产垃圾和不可降解的有害生产垃圾进行分类,倡导群众将柴草、烂果、树叶、草扇子等可降解的垃圾自行填埋处理,将地膜等不可降解的垃圾自觉投放到垃圾容器内或者指定垃圾收集点。
四是强化日常督导考核。对田间地头等容易产生生产垃圾的地点加大检查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确保生产垃圾及时清理。对生产垃圾收集点进行定期督导,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纳入“网格”考核。强化环卫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对路段管理员和环卫专干进行考核,确保生产垃圾收运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讯员 李艳龙 仝晓燕)(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