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三例确诊病例后,没再出现一例疑似病例或一例密切接触者,这是市、区、街道、社区以及多个部门合作努力的结果。”5月7日,在合肥蜀山区西园街道岳西新村社区,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前提下,工作已经恢复正常,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站长怀磊提起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时表示,大家付出了很多,但是为了居民的健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是党员,关键时刻就得顶上去。”
在合肥市蜀山区,正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以小区为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深化党建引领、居民参与、民主协商、共治共享,创建“五好”小区。不管是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在社区的日常治理中,该区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多部门联动发挥优势,助力社区做好“守门人”。
5814人小区生活物资全靠社区配送
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10点怀磊接到通知:“全面取消休假,进入疫情防控状态。” 第二天,居民打来电话说一位小伙子发热,怀磊立即赶过去。小伙子自称是淋雨了,已经退烧了。怀磊开车跑了多家药房,买了药和体温计,所幸小伙子确实已退烧。怀磊上门的5分钟内,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峰打了10个电话了解情况。即使已退热,怀磊还是让小伙子居家隔离,社区为其配送三餐。
2月5日,社区接到了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通知,辖区内岳西新村小区发现了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来自同一个家庭,住在小区18栋。“放下电话,立即上门消毒。”疫情突如其来,防护物资紧缺,怀磊仅戴了个口罩,“那一刻,没时间多想,只知道赶紧上!”
2月7日,按要求岳西新村启动全封闭管理至2月17日24时,这也是合肥市首个全封闭管理的大型小区,“老小区,物业力量薄弱,28栋楼,108个单元,1476户,共5814人,他们的生活物资全部由我们采购送到家里。”从这一天起,岳西新村社区11名工作人员,忙得不知今夕何年,“事情太多,千头万绪。”
全封闭期间,5814人的生活物资全部依靠社区配送,社区联系一家超市,“每天三辆车送到路口,我们再用4辆三轮车送到小区。”小区工作人员和街道来支援的人组成28名楼栋长,配送到每家每户。
为防止居民恐慌焦虑,社区按单元、楼栋等成立多个微信群,每个群都有工作人员,及时解答问题,并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
1566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为助力岳西新村社区防控,西园街道举全街之力,成立了“代购代办管家保姆式服务”党员志愿服务队,由9支工作队组成,共97人。同时,蜀山区及合肥市也先后“下沉”党员来社区助力抗疫。岳西新村小区有81名党员,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发动青年党员成为志愿者,“大家非常积极,帮忙值守、运送物资,齐心协力。”
“从发现确诊病例至今,小区没有出现过疑似病例或者密切接触者,这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怀磊和同事们都瘦了好几斤,在小区解封后,同事王帅因长期疲劳,累到发热,隔离了14天。岳西新村社区党委今年4月在蜀山区委组织部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内及时性表彰工作中荣获“蜀山区先进党组织”称号。
基层吹哨、党员报道。在这场疫情中,针对基层任务重、压力大的现实问题,蜀山区统筹全区人力资源,建立全区人力支援体系,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纪检、组织、人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深入各机关单位和群团组织,动员非紧迫岗位全员参战,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储备库。
“下沉到基层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社区防疫任务重,在面对各项工作时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细心。”蜀山区文明办创建协调科科长宋健龙是一名党员,2月3日起,他和10位同事主动报名疫情防控包保工作,为基层补足力量。
记者从蜀山区委组织部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该区先后组织1566名机关党员干部,向包联社区(村)报到,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全面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居民参与解决回迁楼“老大难”问题
在疫情防控中,蜀山区各社区守土尽责,出色完成了任务,这得益于该区无论是机关党员还是街居党员,大家上下一条心、全区一盘棋,共担当、善作为。不管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在社区的日常治理中,该区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创建“五好”小区。
琥珀街道奥林花园回迁楼自2008年回迁安置,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矛盾纠纷不断。4月20日,家住该小区46栋的洪女士急冲冲来到奥林花园社区,向社区党委书记孙玮反映家中厨房下水道堵塞问题。据其介绍,楼上01户型的某户私自修改下水管道,导致01户型一些居民家中下水道污水漫出。
“这个问题刻不容缓,要立即解决。”孙玮当即表示。当天,由奥林花园社区党委牵头,组织专业物管人员与奥林花园46栋楼01户型14户居民代表坐到一起,让居民尝试自己协商解决污水问题。经过讨论和现场查看,最终协商达成共识,由14家平摊费用,并推选两位代表监督施工方施工。23日下午,困扰居民的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孙玮介绍,下一步,社区将在每栋楼推选居民代表,充分发挥“群众事情群众议”的居民小区治理模式,彻底解决回迁楼的“老大难”。
该社区还根据小区把社区划分为10个网格,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以小区划分成立党支部,着力形成服务组织网络,“将党建工作与居民服务联系起来,抓住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创新小区治理模式,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在“家门口”创造美好生活
在蜀山区稻香村街道,自2019年3月以来,在居民小区设置“周末议事厅”,采用周末议事方式,着力解决公共事务、公共服务、政策咨询、矛盾纠纷等四大类问题,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工作架构;在天鹅湖中央商务区,蜀山区成立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党委,笔架山街道党工委发挥自身能动性,健全统筹协作机制,成立楼宇社区党委,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共商党建要事、共解发展难题。
小区治则民心顺,小区稳则城市安。今年4月份,蜀山区委印发《关于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区推动居民小区“五好”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共治共享”的“五好”小区治理模式。
蜀山区在小区治理中,全面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保障居民群众在小区治理事务中当主人、唱主角,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蜀山区将资源下沉到社区,推动联合执法,镇街开发区和社区依托“大工委”“大党委”成立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结对共建并认领清单项目,并探索整合各级职能,优化服务站布点,逐步实行涉及居民群众公共服务事项“联网通办”,利用办公用房,统筹医疗卫生文化等资源,为居民提供“家门口”式服务。(孙玉敏 高桂莲 陈三虎 孙雨静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