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旭明是泾县泾川镇水西社区党委书记,面对社区49户89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后的他扛起重担,干劲十足。
心中有数下好棋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殷旭明积极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参加扶贫培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在他的脑中,每一户基本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家庭收入、致贫原因、身体状况、两不愁三保障,这些一定要上门了解,纸面上反映的东西还是浅显了,想把脱贫攻坚做实,一定要多走,不要怕费腿;多问,不要怕张嘴。”殷旭明勤上门,结合每一户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做好、做实、做细扶贫工作,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千方百计解难题
家住泾川镇水西社区下坊四组的贫困户许仁全,过去饮水全靠家门口的一口湖,因为房屋地势的原因,也无法打井取水。殷旭明在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铺设自来水管道,至此许仁全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了安全用水的问题。
在殷旭明的帮助下,许仁全于2020年申报了村级公益辅助性岗位保洁员的工作,每个月也有了固定收入。此外,殷旭明还为许仁全的茶园申请了特色种养,进一步激发许仁全的内生动力,树立自力更生自主脱贫意识。
在这些项目的帮助下,许仁全每月有了一千左右的收入,满足了日常所需。此外,许仁全的残疾证目前也正在办理中。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给许仁全生活带来的改善,他说,“共产党的政策好,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日子过得舒服了很多。”
心中惦念办实事
贫困户汪金生是泾川镇水西社区桃园五组的居民,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15年脱贫。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没有另外务工,社区通过一些建设类项目让汪金生来附近工地工作,补贴家用。除此之外,殷旭明还为汪金生申请了泾川镇水西社区公益性岗位护林员,为他增加了4800元的年收入。
汪金生的儿子汪度辰是泾县二中八年级的学生。因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返校,需要在家里上网课,但汪金生家里既没有有线电视,也没有电脑和无线网络,仅有的一台智能手机没有流量,运行起来也很慢,并且汪度辰有严重的近视,一天看着小小的手机屏幕,眼睛完全受不了。殷旭明了解到汪金生家的情况以后,专门在社区三楼综合文化中心给汪度辰安排了一台电脑,并且每天开车接送汪度辰来社区用电脑上网课。
殷旭明说,帮扶就是要缺什么帮什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特别是子女教育问题尤为重要,在农村这能改变孩子、家庭的命运。
作为泾川镇水西社区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殷旭明通过大排查,对贫困户问题及时汇总,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金,为贫困户谋划。日常工作中,始终把扶贫工作放在第一位,带领社区干部,把解决贫困户的困难作为头等大事。
目前泾川镇水西社区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下一步将会继续加大排查,再次认真摸排梳理贫困户基本情况,动态掌握监测家庭现况,具体到每户每人的身体、生活、就业状况及困难和需求,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殷旭明始终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尽心尽责去完成,“看到他们的生活水平一点点提升,我们也感到很幸福。”(舒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