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玲:好媳妇撑起贫困之家“甜蜜的事业”
来源: 2020-03-26 09:23:50 责编: 陈亮

170412817928泾县董爱玲:好媳妇撑起贫困之家

时下,正是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季节。一大片金光灿烂的油菜花地旁边,有一间简易的小木屋,田埂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十个大木箱,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往返于木箱和花田间,木箱旁有个瘦小的身影正忙碌着,她就是独自撑起贫困家庭的好媳妇董爱玲。

董爱玲,泾县云岭镇长园村的低保贫困户,今年37岁,4、5岁时因脑膜炎影响患癫痫病。目前家庭人口4人,丈夫于2015年患脑瘤,虽进行了手术,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丧失了劳动能力;婆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经常腰疼、腿疼,只能料理简单的家务;儿子正上小学五年级。自丈夫患病不能工作以来,家中主要依靠公公养蜂卖蜂蜜的收入。董爱玲勤劳善良,自己身体不太好,又要照顾丈夫、儿子,还坚持在村子附近打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村里考虑到她家的特殊情况,为他们全家申请了低保,同时帮助董爱玲申请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虽然家里困难重重、收入不多,但是公公养蜂、婆婆料理家务、董爱玲打零工,一家子辛勤劳动、乐观积极,生活其乐融融。但不幸的是,公公在去年9月底突然去世,让原本多病患、少劳力的家庭雪上加霜。

料理完公公的丧事后,董爱玲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孩子上小学,丈夫不能动,婆婆身体不好,不能丢下他们出去打工挣钱,每年要花不少医疗费,孩子以后上学用钱的地方也多,靠政府的救济也不是办法……”思来想去,董爱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公公留下的养蜂承担起来,把卖蜂蜜的收入延续下去。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婆婆和丈夫,但是他们都很担心:“养蜂是很辛苦的,要经常带着蜜蜂出门放蜂采花粉,还要懂技术,你一个女人怎么承担!”董爱玲宽慰他们说:“不要紧,不懂我可以学,以前公公养蜜我也看过,有时候也搭把手,学起来应该不难。学会的话,咱们家卖蜂蜜的收入就能保住了。”

万事开头难,没有养蜂经验的董爱玲经常被蜜蜂蛰,但她不气馁,多方打听到黄村镇沙元村有个老师傅,养蜂经验很丰富,就找上门求教。老师傅看她瘦瘦小小,却负担起家庭的重担,就答应免费传授养蜂的知识。董爱玲非常投入,虚心好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向老师傅请教,几个月下来养蜂的水平提高了不少,和老师傅也建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3月正是采花出蜜的时节,老师傅帮着董爱玲把蜜蜂运到了沙元村的油菜花田附近,师徒俩合作一起照顾着30多箱蜜蜂。“太忙了,花期要带着蜜蜂到处采蜜,兼顾不了保洁员的工作,跟村里申请这段时间请假。”等油菜花期过后,董爱玲打算跟着师傅带蜜蜂去黄山采几天红花草,回来就能出蜜了,到时候不仅能产出蜂蜜,还能制成蜂王浆、巢蜜等。

    风吹过金黄的油菜花海,蜜蜂忙碌地飞来飞去,收获的希望近在眼前。镇里、村里都鼓励支持董爱玲发展养蜂产业,不仅帮助申报农业特色种养补贴,还要帮忙销售。“今年的收入肯定不用愁了。现在政策真好,已经照顾我们很多了,但是我不想就这样等着、靠着国家给的钱过日子。因为我有孩子,我苦点累点不怕,就希望他成健康成长,以后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董爱玲看着儿子满墙的奖状朴实地说。最艰难的一段终于快要过去,这条自立自强的脱贫路,这个好媳妇靠着勤劳和勇敢坚定前行!( 田蔚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