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无数人为汹汹疫情奋勇前行。合肥市蜀山区民生社会工作服务社派驻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结合项目老少人群需求,依托社区,联动社区志愿者,及时调整工作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关注并回应疫情期间服务对象的阶段性需求。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服务在路上
为支持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专业社工与社区工作者肩并肩站在一起,除了针对特殊老年群体的线上跟踪、线下支持外,发挥三社联动的作用,用好已经孵化和培育出的社区社会组织,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力所能及为老人提供服务。一是特殊时期莫恐慌,社工群里来帮忙。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种各样的消息从四面八方聚来,有些老人会在群里面转发一些不权威或易引起恐慌的消息,为了安稳群内老人的情绪并让老人掌握最新消息,每日群内会发布一张关于疫情的速报,速报包括最新政策信息、辟谣信息、防护措施以及每日一逗(放松心情),由线上的志愿者负责搜集信息,社工负责筛选和制作海报;与此同时,在各群内安抚成员情绪,及时反馈相关疑问。二是孤寡独居不方便,电话访谈记情况 。老年项目内大部分服务对象是孤寡、独居、生大病等特殊老人,而且数量众多,社工首先根据特殊老人的个性化情况做好跟进程度的区分,重点跟进对象和一般跟进对象分类管理;其次联动线上志愿者以及社区党员跟进老人情况;最后及时将特殊情况(比如无口罩、无法出门采购、缺乏物资等)反馈给所在社区,与社区共同处理。三是入户慰问查详情,老人平安大家乐。针对电话联系不上的或出现特殊情况的老人,社工采取入户家门的方式了解详情。在上户之前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去老人家中了解完情况后及时返回,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掌握老人动态。
二、居家共战“疫”,亲子“动”起来
受疫情影响,学校延迟实地开学,教学形式的转变可能会让部分家长和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未知和混乱。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在安居苑社区策划开展线上青少年活动,在保障亲子家庭不出家门的前提下,调动气氛,舒缓压力,促进亲子互动。一是开学延迟怎么办,线上学习少不了。1月29日,安徽发布“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开学延迟,假期延长。2月中下旬,中小学着手启动线上教学,教学模式即将到来的变化,对家长和学生来说亦是挑战。2月14日,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在安居苑社区发起“疫情当前 最美线上学习”评比活动,邀请社区青少年在家长的指导和活动下展示自己的线上学习倩影,对此次疫情的感触等。以“一张图片+一段话”的形式上传,评选出大家心目中的“最美”。二是宅在家中做贡献,镜头、画笔来记录。疫情之下,宅在家中,青少年和家长的参与热情不减,有超过13组家庭报名。上传的作品有小学生的,也有初中生的;有用笔画的,也有用镜头拍摄的;有彩色的,也有色调单一的,表达形式变化多样,但不变的是那颗携手抗疫的心。三是线上比赛送祝福,亲子携手共战“疫”。“向逆行者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战胜疫情”、“阻击疫情,人人有责,安心居家,利我利他。停课不停学,在家学习一样好”……一幅一幅的作品,表达出儿童和家长对一线抗疫者的敬意;对武汉、对祖国的祝福;用实际行动支持战“疫”。
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现有居家养老合作社、社区基本公共养老服务与青少年活动、计生特扶家庭关怀服务等项目。
其中截止到2月24日,联动6名线上志愿者共跟进孤寡独居等特殊老人245人(筛查需重点跟进对象97人);过程中电话无法确认的已由社工上门确认11户,遇个性化需求的已由社工协调联动回应12例(无口罩、无法买菜、无法取药等)。以《民生&爱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工服务手册(第一版)》为服务指导,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将继续结合项目原计划与阶段性新增需求,适时调整,优化形式,进一步发挥疫情期间专职社工在服务对象需求满足及社区志愿者联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雷艳 程亚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