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天鹅湖中央商务区楼宇内众多企业逐渐复工,面对大量的人流,如何巩固前期防疫、阻断现疫,是荷叶地街道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在这个重要当口,街道全面压紧压实企业防控责任,做细做实楼宇防疫措施,以企业面积限制上班人数,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持续发展。
成立专组,规范复工严审查
已经复工的华安证劵刚把当天的企业员工疫情跟踪表填好,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前需要签责任书,向物业企业提出申请,上报街道,经材料审核和现场确认才算“合格”。他表示,“程序虽然复杂了些,不过也是为了安全着想,可以理解。”
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共有59座商务楼宇、11219家入驻企业、约10万名白领员工,街道联防联控指挥部专门成立楼宇商超组,提前谋划,明确企业复工流程,制作《天鹅湖中央商务区企业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指导企业在应对疫情期间的职责任务与防控准则。
同时,街道严格限制企业上班人数,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对于即将复工的企业,街道根据其办公面积按照10平米1人的要求限制办公人数,对人数超标的企业,楼宇商超组根据企业员工疫情跟踪表排查出外地返肥人员,要求其在家办公。目前,已复工的80家企业全部按照10平米1人的标准办公,111家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街道工作人员已及时做好解释工作。
数字网格,扭紧复工“安全阀”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们公司什么时候可以复工?要准备哪些材料?”最近一周,网格员利用各网格群、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企业直接沟通,向企业宣传相关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发放《致天鹅湖中央商务各企业的一封信》10000余封,督促落实消杀、测温、人员管控等相关措施。
街道以天鹅湖中央商务8个楼宇网格的59栋楼宇企业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制作《天鹅湖中央商务区企业复工统计表》和《企业复工人员健康情况跟踪记录表》,严格做好复工企业统计及返岗人员健康情况跟踪,并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对80家已复工企业中的3893名员工建立专门台账,了解其返回时间、交通方式及健康状况,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等要求。
分类施策,科学防控解难题
要上班,先消毒。在天珑广场写字楼上班的小李每次进大楼都要在消毒地毯前登记、量体温。看着大楼张贴的公告、设置的黄色隔离条、工作群里的提醒,他表示,“感觉物业和公司都很重视,自己也会不自觉提高防疫意识。”疫情期间,街道实施“一企一策”, 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完成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号召有条件的企业安排员工通过电话、视频、网络办公等灵活方式完成工作。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员工上班采取测体温、录信息,错峰就餐、乘电梯等措施。 所有写字楼按照要求一天至少消杀两次,并划出了专门的隔离区应对突发情况。
针对企业职工因疫情造成的恐慌情绪,街道楼宇商超组指导企业设立心理疏导工作室23个,并组建以4名党建指导员、25名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力的心理疏导团队负责企业员工的心理疏导,消除恐慌情绪。
此外,街道协调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城投公司等部门在房租补贴、金融支持、防疫物资支持、援企稳岗就业等方面分类扶持企业发展与员工就业。对“保民生”企业,特别是涉及药品供应、农副产品供给的企业予以支持鼓励,同时加强监管指导;对“保防疫”的企业,优先审核、全力保障,支持企业全面复工投产;对“保运转”的企业,尤其是涉及城市运行、能源供应、交通物流生产经营等重点领域企业,创造条件尽快复工。
同舟共济,携手企业共克时艰
近日,华润置地主动减免商户16天租金的义举收到热议。街道鼓励其他物业持有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租金。中盐红四方、天鹅湖保利MALL、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君悦酒店、北京炜衡(合肥)律师事务所、南洋商业银行等25家公司、3家机关单位、8位爱心人士向街道及其他企业累计捐赠口罩3657个、酒精消毒液313斤、防护装备125套,总价值近16万元。此外,街道还组织以中盐红四方等国有企业为代表的12家企业组成物资保障联盟,帮助中小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席玉庭 包敏 许贞 陈莹莹 季云冈)